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6年第18卷第1期

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13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保健技术的提高,老年人所占人口构成比例逐渐上升,老年人急性肾衰竭(ARF)临床越来越常见,早发现、早防治对减少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我院1992~2004年共收治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3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2临床表现少尿(尿量400ml/d)7例,无尿(尿量100ml......

点击显示 收起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保健技术的提高,老年人所占人口构成比例逐渐上升,老年人急性肾衰竭(ARF)临床越来越常见,早发现、早防治对减少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我院1992~2004年共收治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3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男9例,女4例,年龄60~68岁,平均年龄70.9岁。

  1.2  临床表现 

  少尿(尿量<400ml/d)7例,无尿(尿量<100ml/d)2例,非少尿型4例。伴高血压者8例(BP21.5~25.4/12~17.3kPa),明显水肿9例,合并肺水肿、充血性心衰3例,各种神经精神症状10例,恶心、呕吐12例。

  1.3  实验室检查 

  高血钾10例(血钾≥5.5mmol/L),低血钾2例(血钾≤3.5mmol/L),高血钠2例(血钠≥148mmol/L),低血钠(血钠≤130mmol/L)2例,代谢性酸中毒12例(CO2CP<18mmol/L)。13例血尿素氮(BUN)27.32±6.98mmol/L,血肌酐(SCr)678.6±203.4μ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CCr)8.89±4.33ml/min。

  1.4  病因 

  因呕吐、腹泻引起者5例;药物因素引起者4例,其中氨基糖甙类抗生素3例,解热镇痛药1例;脑血管意外1例;肾后性梗阻3例。

  1.5  治疗方法 

  13例均给予积极去除诱发因素,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衡以及原发病治疗。其中4例予血液透析治疗,3例予腹膜透析治疗。

  2  结果

  6例保守治疗者中,痊愈1例,好转1例,死亡4例。7例透析治疗者中,痊愈6例,死亡1例。

  3  讨论
   
  随着社会年龄老年化,老年ARF发病率逐渐增高,占全部ARF的35%~78%。老年人的肾脏与其他脏器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组织形态及功能的变化,加之过多应用药物,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浓缩和稀释功能减退。因此,老年人易发生ARF,且病死率常在80%以上。老年人ARF病死率高除与年龄因素有关外,还与其应激性、耐受性差及易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有关。

  老年人ARF以水、电解质紊乱最多见。老年人体内水份总量比年轻人明显减少,对体液及电解质紊乱的缓冲能力明显减低。在厌食、呕吐、腹泻、使用利尿剂、限盐、摄入不足、使用退热药出现大量出汗等情况下,易发生失水、低钠、低钾,使有效血容量减少,肾脏灌注不足,从而导致ARF。故老年人在出现食欲不振、摄入不足、呕吐、腹泻等情况下,要早期、及时、适量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以防止ARF的发生。

  老年人免疫功能逐渐减退,对外来特异性抗原的免疫应答反应降低,易致各种感染,积极防治感染对减少老年人ARF的发生有很大的意义。但在控制感染时,抗生素的选择非常重要。引起老年人ARF的药物以氨基糖甙类最多见,该药物约90%经肾小球滤过,可直接损害肾小球细胞及肾小管细胞运转功能,导致细胞膜失去完整性,引起斑状肾小管细胞水肿、坏死等致急性过敏性小管-间质性肾病。此药的肾毒性与剂量有关,故使用此类药时应严格掌握指征。另外,老年人发热不退时使用强烈退热药后容易出现大汗淋漓、昏睡、低血压、少尿,肾脏缺血进一步发展致ARF,故在老年人发热时尽可能不要使用强烈退热药,以物理降温为主,必须使用时,应在多饮水的情况下小剂量使用。

  (贵州省黔南州人民医院肾内科,贵州  黔南  558000)

作者: 宋玟林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