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6年第18卷第6期

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障碍的临床特征对照研究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障碍的临床特征的异同。方法:以单相抑郁35例和双相抑郁32例为研究对象,对两者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进行对照分析,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比较两者疗效。结果:单相抑郁患者中家族史阳性率高,自杀行为及焦虑激越突出,治疗6周总有效率为74。而双相抑郁患者......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障碍的临床特征的异同。方法:以单相抑郁35例和双相抑郁32例为研究对象,对两者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进行对照分析,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比较两者疗效。 结果:单相抑郁患者中家族史阳性率高,自杀行为及焦虑激越突出,治疗6周总有效率为74.3%。而双相抑郁患者中伴精神病性症状,精神运动性迟滞突出,治疗6周后总有效率为53.1%。结论: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临床特征有所不同,单相抑郁治疗效果更好,支持两者为异源性疾病的观点。

  【关键词 】   单相抑郁;双相抑郁;临床特征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linical features of unipolar and bipolar depression

  FENG Zheng,LIAO Chun-ping ,XU Yu-mei,et al

  (Shenzhen Kangning hospital ,Shenzhen 51802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difference in the clinical feature of unipolar and bipolar depression. Methods:32 patients with unipolar depression and 35 patients with bipolar depression were compared to their clinical features and general means. At the time of admission and after 6 weeks treatment, HAMD scale were assessed in all patients and the total score of HAMD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family history and suicidal behavior and anxiety were obvious with unipolar, but psychotic symptoms and psychomotor retardation were obvious with bipolar depressio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fter 6weeks was 74.3% with unipolar depression, but was 53.1% with bipolar depression.Conclusions: The clinical feature of unipolar and bipolar depression was different. The curative effect of unipolar depression was better to bipolar depression. We support the viewpoint that unipolar depression is different to bipolar depression.

  【Key words】Unipolar depression;Bipolar depression;Clinical feature
   
  抑郁症的分类有多种,不同的分类对抑郁症的治疗有指导作用。有人将单双相抑郁作为一种分类方法,认为它们有各自不同的临床特征。有研究[1]认为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障碍为异源性疾病。为此我们作了相关研究,从临床的角度来探讨两者的特征。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1  均为我院2002年-2004年住院患者,单相抑郁患者35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23例。符合CCMD-3抑郁发作诊断标准,既往从未出现过躁狂发作,且为3次以上抑郁发作(包括此次发作);入组时HAMD量表总分≥17分。年龄范围23~74岁,平均(47.5±15.5)岁。

  1.1.2  双相抑郁患者32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9例;均符合CCMD-3双相抑郁诊断标准;HAMD量表总分≥17分。年龄范围16~70岁,平均(32.2±13.0)岁。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方法  用事先编制好的半定式表格登记患者的一般资料,用HAMD量表评定入组时及治疗6周时总分及各因子分。

  1.2.2  疗效评定方法  治疗6周后HAMD减分率≥25%为治疗有效,﹤25%无效,以此来评定疗效。

  1.3  统计方法  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单相抑郁患者和双相抑郁患者首发平均年龄分别(38.4±16.3)岁和(28.0±13.7)岁;平均病程分别(107.7±81.4)月和(51±47.2)月。单相抑郁首次发病年龄要晚,病程要长,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相抑郁患者中有家族史21例(占60%),发病诱因22例(62.8%),伴有精神病性症状6例(17.1%);双相抑郁患者中分别为9例(28.1%),6例(18.7%),15例(46.9%)。单相抑郁中家族史、有发病诱因常见;而双相抑郁患者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常见。两组经x2检验P均<0.05,差异有显著性。单相抑郁病前性格内向20例,外向15例;双相抑郁内向18例,外向14例。两组经x2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

  2.2  临床特征  两组临床特征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特征对比(略)

  从表1可以看出,单相抑郁患者焦虑激越,自杀行为多见,双相抑郁患者精神运动性迟滞多见,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在抑郁情绪,睡眠障碍等特征差异无显著性。

  2.3  临床疗效比较  单相抑郁患者均使用单一抗抑郁剂治疗,且均为新型抗抑郁剂,包括SSRI类、SNRI类等新型抗抑郁剂,治疗6周后有效26例,总有效率为74.3%;双相抑郁患者除使用抗抑郁剂(新型抗抑郁剂)外,还合并心境稳定剂,部分患者短期合并抗精神病药治疗,治疗6周后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53.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32,P<0.05),表明单相抑郁患者对抗抑郁剂有较好的反应性,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双相抑郁患者。

  3  讨论

  如果连续出现3次或更多次抑郁发作而无躁狂发作或仅有的2次抑郁发作之间相隔8年之久而无躁狂发作,此时可确定为单相抑郁。本研究采用上述定义来确定单相抑郁的研究对象。有研究[2,3]表明,单相抑郁的家庭聚集性明显高于双相情感障碍,单相抑郁和双相情感障碍都符合多基因遗传,但单相抑郁的遗传率明显高于双相情感障碍,提示两者可能属于异源性疾病。本研究中单相抑郁患者有家族遗传史占60%,而双相抑郁有家族遗传史占28.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单相抑郁的遗传率高于双相抑郁,从遗传的角度,支持两者为异源性疾病的观点。

  从患者的发病诱因分析,本研究显示,单相抑郁患者病前诱因明显高于双相抑郁患者。而病前的性格特征在两者无相关性,说明个性特征在单、双相抑郁没有特异性。双相抑郁患者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较多见,这可能会影响双相抑郁的治疗效果。也是双相抑郁治疗效果差的原因之一。

  从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上看,李一云等[4]认为单相抑郁多见于焦虑,自杀行为,双相抑郁以精神运动性迟滞突出,单相抑郁治疗效果优于双相抑郁。本研究亦显示,单相抑郁中焦虑激越,自杀行为比例偏高,治疗6周后总有效率为74.3%,而双相抑郁中,精神运动性迟滞比例偏高,治疗6周后总有效率为53.1%,单相抑郁疗效明显优于双相抑郁,两者差异有显著性。双相抑郁的抗抑郁治疗具有一定的难度,除心境稳定剂外还应合并抗抑郁剂,但抗抑郁剂有引发躁狂发作和快速循环发作的危险。而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单相抑郁患者无一例转相,双相抑郁患者均合并心境稳定剂治疗,亦无一例转相。这可能与我们所选用的均为新一代抗抑郁药物有关。因此,我们建议在治疗双相抑郁病人时应合用SSRI类抗抑郁剂和心境稳定剂,可降低躁狂发作的风险。

  不论从遗传效应上看,还是从临床特征上看,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有不同的特征,支持两者可能为异源性疾病的观点。而确立两者为异源性疾病的意义在于,治疗上单相抑郁需长期采用抗抑郁药物预防复发而不需过多考虑诱发躁狂危险,另一方面便于与双相障碍相对照进行病因学等研究。这些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全国情感障碍亚型家系研究协作组.单相抑郁与双相情感障碍遗传效应及方式的对照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7,30:199.

  [2]  李秀泉,杜桂丽,王军艳.单,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的遗传效应[J].中国民政医学,2002,14(2):81-84.

  [3]  赵贵芳,刘贤臣,马登岱,等.情感精神障碍遗传学家系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8,31(4):202-205.

  [4]  李一云,陈德忻,季建林.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的临床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0,10(2):74-75.

  (广东省深圳市康宁医院,广东  深圳  518020)


 

作者: 冯征,廖春平,许玉梅,高欢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