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1期

医院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2006年6月对我院门诊错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促进处方管理规范化,从源头上杜绝医疗隐患,从而保证临床合理用药和用药安全、有效。【关键词】处方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处方是医师为某一患者预防或治疗需要而写给药局的有关制备和发出药剂的书面凭证[1],它......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2006年6月对我院门诊错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促进处方管理规范化,从源头上杜绝医疗隐患,从而保证临床合理用药和用药安全、有效。

【关键词】  处方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处方是医师为某一患者预防或治疗需要而写给药局的有关制备和发出药剂的书面凭证[1],它是药剂配制、发药的书面依据,也是统计调剂工作量、药品消耗数量及金额的原始资料,发生药疗事故或经济问题时,又是追查医疗责任、承担法律责任的依据。因此,处方具有法律、技术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意义。如果处方存在错误,不仅增加药房工作量,影响患者药物治疗,甚至还存在着医疗隐患。由此可见,认真、规范书写处方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对本院2006年6月份门诊错误处方中的100份进行统计分析。

    1  概况

    根据国家颁发的《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对医院处方制度的规定,对100份错误处方做了逐项统计,其中处方前记写错26次,占20%;处方正文错误92处,占72%;漏签名9次,占8%;共计127次。

    2  分析

    2.1  处方前记  处方前记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科别、病历号、日期等[2]。认真填写前记内容便于药师在审查处方及调配药物时作为参考,避免差错。处方缺项情况较多见,书写潦草。如一张处方将患者年龄10个月写成10岁,由于剂量与年龄不相符而引起药剂人员的注意,退回更改,方才发出药品。

    2.2  处方正文  正文包括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使用剂量和给药方法,是处方的核心内容,也是错误存在较多的地方。

    2.2.1  药品写错  处方用药名应以《中国药典》及《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的名称为准[3]。可现实中,药名错别字情况较多,如克咳敏写成咳克敏,太儿欣写成胎儿欣,让人看了莫名其妙;再就是将药名相近的药混淆,如消炎痛写成消心痛,地巴唑写成他巴唑,虽一字之差,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药,由于药名与规格不符而被药剂人员发现,与医师联系更正后进行调剂。

    2.2.2  剂型写错  这种情况较少,但也发现2例。如将红霉素眼膏写成红霉素软膏,眼膏是供眼用的灭菌软膏,它的无菌要求比软膏高,是不能用软膏代替的,这可能是个别医师对药剂学不太了解造成的。

    2.2.3  规格写错  这类情况最多见,一种是含量写错,如妈咪爱1.0写成2.0,甲硝唑0.2写成0.1,神奇枇杷止咳颗粒3.0写成9.0。含量不对,无法正确告诉病人用量;一种是浓度写错,如碳酸氢钠针5%写成10%,甘露醇浓度写成2%;再一种是计量单位写错,如g与mg乱用,地塞米松针2mg写成2g,洛贝林3mg写成3g;还有一种是小数点漏写、多写,如格列本脲片2.5mg写成25mg,苯乙双胍25mg写成2.5mg,博利康尼2.5mg写成25mg。这种情况,如果药剂人员根据医师给病人开的用法指导用药岂不太危险了。

    2.2.4  数量写错  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医师的处方与注射单不符,一张输液方,有的药开总量,有的药开1次量,这显然是笔下错,开完处方没检查就交给病人;另一种是医师不理解或不了解《药品管理法》对特殊药品的规定,经常超量开精神药品,均被我们拒绝发药。

    2.2.5  用法写错  这一情况也比较常见,这是对药品用法的不熟悉,如息斯敏用法“3mg,po,qd”,而有的医师往往是“3mg,po,tid”;抗高血压药伲福达每日两次用药,而医师往往在处方中写成“tid”。

    2.3  签名  处方下方印有医师签字处,医师开完处方签名是对患者的高度负责。有些医师开完药不签名,处方更改处不签名现象也较普遍。

    3  改进措施

    3.1  提高对处方质量重要性的认识  要进一步提高医药人员对处方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坚决按照国家制定的处方制度,按统一的项目、内容格式严格要求,并将处方质量列为考核科室和个人医疗技术质量的内容,定期检查公布结果。

    3.2  加强责任心,建立严格的处方制度  医师必须以极端负责的精神进行处方,要加强学习药学知识,弄清药名、规格、用法与制剂的概念,学习处方制度,准确无误地书写处方。3.3  健全药房规章制度  对发出的药品必须经双人核对签名,认真把关;调配时如对处方内容有疑问或发现差错,应与开方医师取得联系,更正后方能调配,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3.4  定期进行处方质量分析  医院有关职能科室要重视医生处方的规范化书写,将处方书写质量纳入衡量医疗技术水平之列,这也是医院对病人负责的具体体现,建议医院医疗质量小组定期检查公布情况。

    3.5  做好医院协定处方工作  协定处方是医生和药师根据临床医疗需要,结合本院用药经验,整理选定一批处方,经药事管理委员会审查和院领导批准作为常规处方,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配方质量,防止药品浪费[4]。

    3.6  重视医院“药讯”工作  加强与重视医院“药讯”工作,及时介绍新药,让医生了解新药药理作用、用途等有关知识,掌握新药的正确药名、规格、剂型、使用方法、副作用及禁忌证等。

    总之,门诊与药房是医院为病人服务的形象窗口,处方是两者的纽带。作为医务工作者,既要从思想认识上充分重视处方的重要意义,又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工作中切实把好质量关,真正把“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工作落到实处,切实保障病人用药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毕殿洲.药剂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

[2] 吴永佩.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20.

[3] 吴永佩.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24.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胶州营海卫生院,山东 胶州 266318;2.山东省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

作者: 翟凤莉 翟凤艳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