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1期

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健康教育是先导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健康教育预防控制艾滋病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疾病谱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在解决人民的健康问题上已显得成效不大。当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行为与生活方式以及环境因素,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单靠医疗......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健康教育 预防 控制 艾滋病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疾病谱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在解决人民的健康问题上已显得成效不大。当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行为与生活方式以及环境因素,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单靠医疗技术的提高,难以奏效,只有发动社会共同参与,以社区为基础大力开展社会健康教育才能实现。

    1  艾滋病防治,期待转折时刻

    世界首例艾滋病病例于1981年在美国发现。25年来,全球因感染艾滋病而死亡的总数高达2 500万。如何建立一套系统让艾滋病患者和高危人群获得有效的医疗服务,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一大挑战。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截止2005年底,全球估计共有3 86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女性达1 750万,15岁以下的儿童230万。统计还发现,2005年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40万,另有280万人死于艾滋病。

    我国自1985年发现第一例性传入艾滋病以来,到1993年11月全国累计有19例艾滋病病人,1 159例艾滋病毒感染者,这些人分布在22个省市,云南省就有899例,主要以静脉吸毒者为主,通过性传播也明显增加。

    〖HJ1.6mm]在已知的艾滋病传播的三个基本渠道当中,除母婴传播外,另两个途径是经血液和经性途径的传播,均与社会行为密切相关,对HIV感染流行和控制必须强调社会行为在HIV传播中的重要性。而一般行为极少有感染HIV的机会,只有与传播密切相关的“高危”行为,才真正具有危险性。HIV感染不仅是一个医学或生物学问题,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从生物学角度看,艾滋病是由HIV病毒所致,但这种病毒是通过性行为(同性恋、异性恋行为)、暴露于污染的血液(如与吸毒者共用注射器)以及通过母婴途径传播的。因此,艾滋病的流行植根于高危行为中,即使将来有效的治疗手段或疫苗出现后,这种传播途径也不会改变。在过去40年中一直使用有效的药物治疗梅毒、淋病,但它们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持续不断传播和流行,其原因之一就是忽略了行为在性病传播中的作用。因而,通过健康教育来改变人们的高危行为,是目前唯一可行的预防艾滋病流行的策略,也是将来根本的预防手段[1]。

    自美国1981年首次报告艾滋病以来,艾滋病已在全球广泛流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估计,截至2002年底全世界有200多个国家报告4 200万艾滋病感染者,其中310万为艾滋病人,2003年每天有14 000个新感染者,其中95%分布在中、低收入国家,2 000人在15岁以下,12 000人在15~49岁之间,在这些人中50%是妇女,50%是15~24岁的青少年。现在,艾滋病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心脏病、脑卒中和急性下呼吸道疾病感染之后的第4个主要死亡原因。

    近年来,我国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发病和死亡都出现了高峰。由于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艾滋病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现在,艾滋病已经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据统计,截至2003年12月,累计艾滋病病毒感染者62 159例,其中艾滋病人8 742例,死亡2 152例。有关专家预测,我国实际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已经达到84万。虽然,在全球范围内,我国的艾滋病流行总体上处于低流行水平,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数量已居亚洲第2位,全球第14位。

    2  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预防性行为传播的上策是教育公众坚决避免高危性行为,提倡传统的性道德。但是,在社会生活中,提倡的东西并不一定都能实现。所以,一方面强调人们在生活中选择上策,坚持专一的性伴侣,也就是保持我国传统的一夫一妻制。另一方面,可以教育群众在进行性行为时,采取一些预防手段,如使用避孕套等[2]。

    世界卫生组织在其教育材料中强调了避孕套在预防艾滋病中的作用。应客观地告诫公众,使用避孕套只是在高危行为不可避免时的补救措施,是中策或下策而非上策。而真正的上策是坚持安全和健康的性行为。那就要保证自己专一的性伴侣不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也就是说,自己专一的性伴侣艾滋病毒抗体检查显阴性,并且在过去一年中未跟艾滋病毒携带者发生过性行为。这里一定要强调性伴侣专一,没有任何体液交流的性行为也属安全性行为。在我国,避孕套的使用率只有5%至10%(这远远低于欧洲的50%)。这应该像司机系安全带一样,一开始时,既不习惯,又不舒服,但为了不出交通事故,养成坚持开车系安全带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使用避孕套可以说有同样的重要作用,它能保护你和你的家人不受损害。

    实践证明,尽管人们性行为的改变是最艰难的改变,但是通过反复的、科学的和有的放矢的健康教育,人们的性行为也是可以改变的。

 


作者单位: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

作者: 夏立红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