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3期

精神科护士的职业伤害及防范措施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精神科护士职业伤害防范措施1精神科护士面对的职业伤害[3]1。1精神伤害1。1责任重,风险高护士处在医院这个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不仅要面对病人愤怒、失去理智、自伤、自杀、冲动伤人、出走、严重药物反应等意外事件,还要受到病人或家属的语言或身体攻击,有时因一个小小的疏忽或失误......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精神科 护士 职业伤害 防范措施


    1  精神科护士面对的职业伤害[3]

    1.1  精神伤害

    1.1.1  责任重,风险高  护士处在医院这个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不仅要面对病人愤怒、失去理智、自伤、自杀、冲动伤人、出走、严重药物反应等意外事件,还要受到病人或家属的语言或身体攻击,有时因一个小小的疏忽或失误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值三班护士直接接触病人时间长、责任重,长期在高压力、高度紧张状态下工作;由于职业的要求,她们只能做出精神妥协,长期的情感支出会使护士精神耗竭;另外,护士在工作时遭受病人打骂是经常的事,因而护士受到伤害后长期压抑而得不到发泄,产生心理不平衡。

    1.1.2  工作环境的压抑  精神病院病区都设有铁栏、高墙,有一种被囚禁的感觉,病人病情的好坏随时影响着护士工作环境的安静与否,工作之余还要承担各种社会、家庭义务和承受有色眼光,得不到足够的理解和支持,这些都将成为精神科护士的应激源,易出现情绪不稳定、激动、易疲劳、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低等心身健康问题。

    1.1.3  工作强度大  由于严重缺编,床位递增,护士配备不齐,超负荷工作,导致护理人员接触病人时间减少,大量非指导性工作占用了护士的大部分时间。因此,护士不能集中精力进行护理工作,另外,精神科病人护理任务重、观察项目多,所以,护士无论体力的消耗,还是精神紧张都是较高的,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及不良心理状态。

    1.1.4  业余生活贫乏  精神病医院大多地处远离市区的偏僻郊区,再加上无规律三班倒的影响,与外界社会交往少,业余活动贫乏,使工作疲劳的身心得不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长此以往,造成情感抑郁,如情绪消极、自卑等。

    1.1.5  社会心理支持不足  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精神病和精神病医学还存在一定的偏见和歧视。因此,精神科护士认为自己无社会地位,自己的付出得不到认可和肯定,造成心理不平衡,工作热情下降,悲观、失望。

    1.2  暴力及语言攻击

    1.2.1  因精神病人受症状支配,常出现自杀、自伤、冲动伤人等特殊行为,甚至危及生命。由于精神病人伤人往往具有突发性、冲动性、隐蔽性及难以预测和无法防范性,使精神科护士防不胜防,特别是在早晨7~9时、中午13~15时、晚上20~23时工作人员少的情况下,极易引发暴力伤害。

    1.2.2  常有病员打骂护士的事件发生,虽然对护士身体未造成十分严重的伤害,但心理上却悲观失望、焦虑、心情压抑,对护理工作失去信心,离职意愿强,甚至不能上班,直接影响工作。

    1.3  传染病的传播  我院以收容精神病员为主,往往患者躯体情况、既往史不详。由于我国是肝炎的流行区,近年来艾滋病发病率的倍增及结核病的的死灰复燃,使精神科护士获得职业性感染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对护士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

    2  防范措施

    2.1  加强管理措施,提高医院管理者的支持  为提高精神科护士身心健康,医院管理者要高度重视护士的压力及心理健康,重视护士的情绪和感受,给他们以合理的宣泄方式,让他们倾诉、宣泄心中的委屈和郁积,排除心理上的障碍。国外护理学专家认为,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对提高一个专业从业人员的专业自尊心和专业自豪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在进修、职称晋升、住房、薪金待遇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使他们安心工作,激发工作热情。有力的社会支持,一方面可对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对应激起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帮助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进而提高精神科护士专业自尊心和专业自豪感,充分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其减少心理应激,减少身心问题。

    2.2  改善工作时间,改善工作环境  无论采用何种排班方式,都首先要保证护士休息的质量,增加其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及社交活动,使他们的身心得到较好的休息。为了病人和护士的安全保护,应设置和增加病房安全措施,并设立监视系统,方便护士观察和发现病人病情变化。为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降低风险,减轻精神紧张的压力。

    2.3  加强继续教育,加强护士心理素质修养  提供多渠道的继续深造机会,提高护士的知识层次。举办心理学相关知识培训班,使护士运用获得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进行自我调整,提高对专业环境的心理承受能力,对患者的病态行为达到谅解,这是减少心理创伤、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关键。护士要注意培养健康的人格及广泛的兴趣、爱好,正确把握情绪,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保持心理平衡,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

    2.4  丰富业余生活  组织外出旅游度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以松弛精神、缓解压力。

    2.5  抓关键制度  制度及常规是护理工作的指南,严格执行精神科护理工作制度。查对制度、安全护理制度、危险物品管理制度等这些有血的教训而订出的制度必须严格执行,精神科一级护理病人护理的关键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熟悉精神病症状学,尤其对幻觉、妄想内容的掌握十分重要,只有掌握症状学才能发现情况并及时处理,要加强口头书面交班,及时采取治疗及防范措施,尽快控制症状。要树立“安全第一、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观念,增强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

    2.6  定编设岗合理  精神科护士排班要合理,护士长要会弹性排班,特别是早、中、晚及节假日护士人力要充足。为缓解人力不足的情况,可聘用临时合同工及男护士协助护士工作,增加工作的安全性。

    2.7  办理职业保险  职业保险是从业人员通过保险公司交纳保险费,使其一旦在职业范围内突发事故时,由保险公司承担对受损害者的赔偿。参加职业保险,是对精神科护士自身利益的保护。

    2.8  加强传染病管理  对精神科传染病人也应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要成立传染区,将传染病人安置在特定区域内活动,对传染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病人用过和吃剩的食物要进行消毒处理,不得任意排放。病员房间及日用品每日常规消毒,护士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严格按无菌原则进行操作。

 

【参考文献】
  [1] 杨冬梅,张继扬,侯峰.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3):72.

[2] 韩晓明.精神科护士心理状况调查及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9):6.

[3] 刘士荣,王抚媚.精神科护士心理疲劳的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6(10):55.(收稿日期:2006-02-22)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民政精神病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6

作者: 董晓云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