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3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应性鼻炎52例疗效观察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玉屏风散合过敏煎为主配合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口服中药(黄芪、白术、防风、乌梅、柴胡、五味子等)并结合采用微波凝固鼻丘、下鼻甲治疗本病52例。结论:中药结合微波对治疗变应性鼻炎可调节脏腑功能,调和阴阳,增强机体免疫,显著缓解临床症状,......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合过敏煎为主配合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口服中药(黄芪、白术、 防风、乌梅、柴胡、五味子等)并结合采用微波凝固鼻丘、下鼻甲治疗本病52例。结果:总有效率94.2%。结论:中药结合微波对治疗变应性鼻炎可调节脏腑功能,调和阴阳,增强机体免疫,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中医药疗法 微波凝固

    变应性鼻炎(AR)为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问题加重,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被认为是21世纪全球性健康问题之一,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因中药治疗可标本兼治,微波治疗可立竿见影。自2003年9月~2005年9月采用上述方法治疗变应性鼻炎5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依据变应性鼻炎诊断和疗效标准[1]诊断为变应性鼻炎的门诊病例,共52例。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15~65岁;病程1~20年;所有患者均处于发病阶段,合并支气管哮喘23例,合并咽喉炎12例,合并中耳炎7例。一般有受凉、异气刺激诱因史,多在晨起发病。

    1.2  治疗方法

    1.2.1  中药治疗  基本方:黄芪18g,白术12g,防风9g,银柴胡10g,乌梅10g,五味子10g,苍耳子15g,辛夷12g,白芷9g,川芎9g,蝉衣6g,生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两次,分两次温服。连服10日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1.2.2  西医治疗  方法:患者取坐位,先用1%地卡因、1%麻黄素对双侧鼻黏膜各喷雾3次,然后再用1%地卡因麻黄素棉片放入双侧鼻腔内,尽量对鼻顶筛前神经以充分麻醉。麻醉后使用国产WFL - III基层型微波多功能治疗仪,采用单极或双极探头均可,设置功率为30~40W,进行接触式烧灼双侧下鼻甲前端,然后在两侧鼻丘部进行接触式烧灼凝固,使局部黏膜稍凹陷发白即可。嘱用1%麻黄素滴鼻,一日3次,每次3滴,连用一周。术后一日流水样涕较多,见治疗部位有白膜形成,症状缓解。

    1.3  疗效评定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3个月以上,无复发。有效:发作时症状、体征减轻,发作次数减少。无效:症状与体征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本组52例治疗后随访1~2年。显效33例,占51.9%;有效22例,占42.3%;无效3例,占5.8%。总有效率94.2%。

    3  典型病例

    张某,女,35岁。2005年10月8日初诊。主诉: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反复发作3年,每逢秋凉时节即发作,以晨起为甚,曾多次在外院治疗,诊为变应性鼻炎,先后口服盐酸西替利嗪、鼻舒适等药治疗,效果欠佳。症状严重时涕泪俱下,需不停地擦鼻涕,影响生活、工作。查体:舌质淡、苔薄白、脉细。鼻腔黏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嗜酸性细胞呈阳性。用玉屏风散合过敏煎连服10剂,症状基本消失,唯有鼻塞感,再配合微波凝固治疗一次,继服10剂后症状全部消失。

    4  讨论

    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肺气不足,卫外不固,腠理疏松,风寒之邪乘虚而入,邪正相搏,肺气不得通调,津液停聚,鼻窍壅塞,遂发此病。方选玉屏风散和过敏煎加味,选玉屏风散益气固表以御风邪。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玉屏风散能抑制IgE产生,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对免疫反应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过敏煎为上海名老中医祝湛予之精方。方中银柴胡甘凉苦,清热凉血。防风辛甘微温,祛风胜湿止痒。乌梅酸平,五味子酸涩。诸药合用寒热共济,有收有敛。方中辛夷、苍耳子、白芷等均为治鼻渊要药。其中,辛夷有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降低炎症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性肿胀的作用;缓解局部症状,改善局部黏膜的充血、水肿,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在炎症局部的浸润[2]。苍耳子对细胞免疫有抑制作用,对下丘脑和血浆中的β-内啡肽均有显著降低作用,并对白介素-2受体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诸药合用,补肺气、固腠理、宣鼻窍、治鼻渊,标本兼治,辨证与辨症相结合而收到显著疗效。

    变应性鼻炎即过敏性鼻炎,是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一般认为与空气中的尘螨、皮毛等有关,也与目前的空气污染有关,还与患者本身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还年来,对于变应性鼻炎与副交感神经的关系,人们有了更确切的认识,发现鼻腔的副交感神经纤维除来源于翼管神经外,筛前神经也具有副交感神经成分。用微波凝固治疗能使鼻腔黏膜下小血管、淋巴管封闭,鼻甲缩小。也可使黏膜存在的胆碱能微神经节减少乙酰胆碱的释放,达到降低对外界不良理化刺激的敏感性,减少血管扩张和降低腺体分泌的目的,从而改善鼻腔症状。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135.

[2] 王文魁,沈映君,齐云,等.辛夷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1):58-61.


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作者: 王东馥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