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3期

浅谈传统鉴别中草药的方法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中草药近年来,经销单位或个人非法制售假药、劣药,坑害群众,对人民用药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为了提高中药界人员的鉴别能力,现将传统鉴别中药材的方法归纳如下,以供同仁参考。2方法眼看、手抚其形象。3术语传统鉴别药材的经验总结。...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中草药


    近年来,经销单位或个人非法制售假药、劣药,坑害群众,对人民用药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为了提高中药界人员的鉴别能力,现将传统鉴别中药材的方法归纳如下,以供同仁参考。

    1  认药

    认药,是人们通过感观和领会的过程,知晓药物命名的由来。药物由形象而得名的,如玉竹、马鞭草、鹅管石、虎耳草之属;由药物颜色而定名的如红花、茜草、白芷、黄芩……。由疗效而得名的有防风、续断、益母草、补骨脂等。因地域而冠名者有川芎、秦艽、浙贝 、广陈皮等。因纪念发明人而命名者有刘寄奴(南朝刘裕名)、徐长卿(逍遥竹别名)、何首乌等。将“味”字冠于药首的有家种黄连称味连,皮硝为味硝等。因产地甚多而命名的有,产于山西上党的党参,产于四川的有川芎、川牛膝等。又如人参产于辽宁的称辽参,产于吉林的称吉林参,阿胶产于山东东阿而得名。这些品种都各具特色,且质量上乘。

    2  方法

    眼看、手抚其形象;鼻嗅、口尝其气味。先查其表,再观其里,找出特征,区别产地,判断它的真伪和优劣。

    3  术语

    传统鉴别药材的经验总结。其鉴别术语有“冬花一盆火”、“干姜粉面银”,正羌活为“蚕羌”,大白术为“如意头”,羚羊角须有“轮生环节通天眼”,虎骨是“前有风眼,后帮骨”,马宝有“层纹而裹异物”,犀角“丝直而粗”,僵蚕折断有“胶状光泽”,党参以“味甜而无渣”为上,麝香以“香浓气正,尝之有入丹田”为佳,熊胆末置水杯中即“旋转而散灰尘,一缕金丝直沉杯底”,藏红花泡水,亦有“一缕黄色直线下沉,并逐渐散开使水染成黄色”。龙骨、天竺黄均能“吸舌”,纯净海金沙可“全部烧尽”,人造玳瑁燃烧后有“松香气”等……。并编有四首歌诀鉴之:

    白燕似天星,干姜粉面银,冬花一盆水,年健一包针。

    重楼白蚤体,木笔乃辛夷,藜芦穿瞦衣,漏芦戴斗笠。

    龙骨能吸舌,牛黄透指甲,羚羊眼通天,犀角列马牙。

    樟脑海金沙,燃烧不见渣,麝香灰色白,熊胆起泡花。

    这些宝贵的鉴别经验,均系前辈在实践工作中日积月累总结得出来的成果。

    4  伪劣品种

    药材品种繁多,地域用药差异,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的混乱现象不少。随着药材市场的放开,伪造、假冒、掺杂、混用等现象严重,如莪术雕成“三七”,用白漆和涂染一般幼蛇加工成“白花蛇”,野山桃冒充乌梅,土牛膝冒充川牛膝,土黄芪冒充黄芪,枳壳冒充青皮等。厚朴中掺有合欢皮,珍珠母中掺有碎贝壳,秦艽中掺有泥青,乌梅掺杂野山桃,茯苓作茯神,石斛的全草(即根,粗皮或叶)混用,青木香作小蛇参混用等。虫蛀、霉烂等大批品种存在,如蜈蚣、红参、金银花、锁阳、瓜蒌壳、党参、红枣等。

    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防止生产、销售中出现假劣药品,从业人员掌握和继承前辈们总结的认药经验、传统鉴别药材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鉴别途径。

    这些宝贵的传统经验,很适合边远山区,乡、镇医疗单位的中药工作者。在生产、栽培、收购、销售中,杜绝假冒伪劣品种,为临床用药提供优质、疗效可靠的品种。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附属医院中药科,湖北 恩施 445000

作者: 赵明敬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