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6期

癫痫性精神障碍97例的观察与护理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癫痫性精神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为精神科临床常见病,由于其典型的临床特点及患者异常心态与性格,常常干扰病房的正常秩序,增加护理和病房管理的难度。因此,提高护理水平是十分必要的,现将我院97例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伴有敏感多疑、易激惹患者68例。癫痫始发......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癫痫性精神障碍

    癫痫性精神障碍为精神科临床常见病,由于其典型的临床特点及患者异常心态与性格,常常干扰病房的正常秩序,增加护理和病房管理的难度。因此,提高护理水平是十分必要的,现将我院97例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97例,男71例,女26例;年龄15~62岁,平均34.3岁;职业:农民73例,工人10例,学生5例,待业5例,其他4例;文化程度:文盲18例,小学37例,初中33例,高中、中专8例,大学1例;出现精神症状前性格内向67例,外向25例,无明显倾向者12例。伴有敏感多疑、易激惹患者68例。癫痫始发年龄5个月~61岁,平均19.7岁。精神症状出现年龄13~62岁,平均33.5岁。

    1.2  癫痫类型  原发性癫痫66例,继发性癫痫31例;大发作81例,小发作2例,精神运动性发作5例,混合发作7例,入院时伴有癫痫发作27例,经治疗后出现癫痫发作65例。

    1.3  临床症状  癫痫性痴呆3例,意识障碍15例,精神性障碍46例,情感性障碍11例,神经症样症状5例,其他7例;敏感多疑40例,冲动37例,易激惹61例,幻听、幻视21例,被害妄想25例,厌世自杀17例,情绪低落16例,少动13例。

    2  一般护理

    2.1  避免发作诱因  患者入院后,无论有无癫痫发作均应安置在易观察、安全无危险的房间,保持房间安静,护理人员应经常巡视,严密观察。避免癫痫发作的诱因,如睡眠不足、情绪波动、强光刺激、便秘、突然停服抗癫痫药物等,护士应注意观察并提醒病人尽量避免上述诱因,防止癫痫发作时未被发现而发生意外。

    2.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癫痫发作前的先兆表现。发作前可能有先兆,如诉说胸闷、肢体麻木、闻到怪味、情绪改变、出现错觉、幻觉等先兆时,应安置患者卧床休息,并密切观察以防意外发生。

    2.3  加强生活护理  应使患者养成规律的寝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饮食要清淡,忌过饱和饮水过多,对光刺激易发生癫痫者尽量避免看电视。

    2.4  观察药物副反应  如发现患者出现共济失调、嗜睡、头晕、皮疹等副反应时,及时报告医生,给予适当处理。

    3  对症施护

    3.1  癫痫发作时的护理  如癫痫发作或者出现发作先兆时,应立即使患者就地平卧,上下牙之间垫牙垫(或毛巾、被角等物)、手托下颌,防止咬破舌头及下颌脱臼。迅速松解衣领和裤带,扶持抽动的四肢,以防引起骨折、脱臼、碰伤。抽搐停止后,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防止口涎吸入气管造成窒息。同时,观察呼吸情况,如出现呼吸不畅、紫绀等表现时,及时行人工呼吸,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或注射呼吸兴奋剂。抽搐停止、呼吸平稳后,使患者卧床休息并专人护理。若连续发作则常易导致呼吸、循环衰竭及电解质紊乱而危及生命,应立即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护理,可先行给予地西泮10~20mg缓慢静注,或者肌注苯巴比妥钠0.2~0.4mg,据病情用药。专人守护,观察记录抽搐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意识的变化,按时完成各项治疗,保护肢体,做好口腔、皮肤护理。

    3.2  人格改变的护理  癫痫患者有明显的性格改变,即具有精神质和神经质,且个性趋向于内向,并有一定的掩饰性倾向。本组内向者占61.9%,敏感多疑者占70%,与文献报道相符。人格改变的患者,性情暴躁,易激惹,自私,记仇、报复。护理时态度要温和、亲切,尽量满足其正当要求,不能歧视、厌烦、激惹患者,劝导患者时要循循善诱,使患者乐于接受。患者情绪不稳时,易悲、易怒,心胸狭窄,易出现自杀意外。一旦发现患者情绪低落时,应耐心开导,多关心体贴,多安排工娱活动,严密观察,了解其思想动态,防止自杀发生。

    4  心理护理

    4.1  恰当的语言  语言是临床上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碎心寒”。对癫痫患者应用恰当的语言,真诚、和善地与其交流,耐心解释其提出的问题,使之逐步认识自身的疾病,克服其情绪反应,消除自卑心理,满足其自尊的需要,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4.2  行为  护理人员工作中的行为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尤其是敏感多疑的患者。如果护理人员举止不得体(如切切私语、傲慢、粗俗等)会加重患者的猜疑,影响病人病情。因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仪表端庄、落落大方、和蔼可亲。

    4.3  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情绪稳定恢复期,可鼓励患者参加文体工娱疗活动,以调节其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同时,促进其与病友间的交流,服从管理,配合治疗,以利于疾病恢复。

    4.4  社会家庭支持  缺乏社会家庭支持易导致患者性格的改变。患者表现孤僻、掩饰其行为,影响其身心健康和预后。因此,应根据其心理需要取得家属和单位领导的支持,经常来院探视或给予开放式治疗,使其享受家庭的温暖与亲情,体会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孤僻、多疑的性格,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2400

作者: 冯立军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