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8期

中医辨证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0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痛风性关节炎71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根据临床表现和舌脉进行分型,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31例,有效2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痛风性关节炎71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根据临床表现和舌脉进行分型,用中药治疗;对照组21例,口服秋水仙碱。结果:治疗组显效31例,有效2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秋水仙碱配合中医辨证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可以明显提高疗效。(P<0.01)。

【关键词】  痛风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观察

    近年来,国内外痛风的诊断和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随着早期诊断和秋水仙碱、非甾体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等的应用,痛风的治疗效果有了很大提高。然而,由于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等的多种副作用,许多患者在症状得到控制的同时,出现药物的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肝细胞损伤、骨髓抑制、脱发、呼吸抑制等。因此,寻找一种更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成为痛风治疗的关键。本文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痛风71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资料  71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69例,女性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男性48例,女性2例,年龄25~65岁,平均(48.9±11.3)岁,病程1天~19年。反复发作者25例,血尿酸高于正常值 (男性≥416μmol/L ,女性≥357μmol/L) 46例。对照组21例,全部为男性,年龄最大62岁,病程1天~14年,平均(49±11)岁;属首次发作10例,反复发作10例,血尿酸值高于正常值1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血尿酸值等方面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风湿协会(ACR)1997年制定的标准[1]:(1)关节液中有特异性尿酸盐结晶,或(2)用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证实痛风石中含尿酸盐结晶,或(3)具备以下12项(临床、实验室、X线表现)中的6项:①急性关节炎发作>1次; ②炎症反应在1天内达到高峰; ③单关节炎发作; ④可见关节红; ⑤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 ⑥单侧第一跖趾关节受累; ⑦单侧跗骨关节受累; ⑧可疑痛风石; ⑨高尿酸血症; ⑩不对称关节内肿胀(X线证实);无骨侵蚀的骨皮下囊肿(X线证实);关节炎发作时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西药治疗,口服秋水仙碱1mg,每2小时一次(一天总量不超过8mg),直至疼痛明显缓解,出现较明显胃肠道反应或无效改用非甾体类药。

    2.2  治疗组  西药治疗同对照组,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4型:湿热壅盛型,予中药:黄柏10g、苍术10g、牛膝10g、薏苡仁15g、山栀子10g、元胡10g、车前草10g;寒湿阻络型,予中药:独活10g、牛膝10g、苍术10g、桂枝6g、木瓜10g、茯苓15g、泽泻10g、仙灵脾10g、元胡10g;痰瘀阻络型,予中药:桃仁10g、红花6g、虎杖10g、牛膝10g、川芎10g、白芍15g、茯苓15g、制大黄6g;肝肾阴虚型,予中药:生地15g、山萸肉10g、淮山15g、茯苓15g、丹皮10g、牛膝10g、木瓜10g、菟丝子10g、女贞子10g、枸杞10g,加减治疗。

    中药治疗第一疗程服药2周,休息2周再服药2周。

    2.3  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显效:关节红肿热痛消失,局部无任何异常反应,活动如常,SUN降至正常水平。有效:关节肿胀消失,疼痛缓解,SUN值下降,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无效:关节红肿热痛症状改善不明显,活动仍受影响,SUN值未下降。

    3  结果

    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及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临床上主要以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肾损害为其特点。

    祖国医学认为,痛风是属于“痹证”、“白虎历节风”的范围,而过多的尿酸是一种不该有的“痰浊”、“湿浊”,是以中医认为原发性痛风的主因在于脾肾功能失调:脾的运化功能有缺陷,所以痰浊内生;肾分清泌浊的功能失调,则湿浊排泄量少、缓慢,以致痰浊内生。此时,如果又酗酒暴食、劳倦过度或关节遭受外伤,则会促使痰浊流注于关节、肌肉,造成气血运行不畅而形成痹痛,也就是痛风性关节炎。湿热久羁,损失阴气,久之则肝肾阴虚。所以,在治疗上采用清热利湿、祛风通络;祛寒化湿、通痹止痛;祛痰通络、活血化瘀;滋补肝肾。

    通过本文71例痛风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和临床观察,秋水仙碱配合中药辨证分型治疗,既可以较好地控制痛风的临床症状,又可明显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为痛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伍沪生).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风湿病杂志,2004,3(8):178-181.


作者单位:景德镇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西 景德镇 333000

作者: 胡天洪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