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10期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24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甲亢妇女常有月经紊乱、稀少,甚至闭经,妊娠机会较少,一旦妊娠也易发生流产、早产,而且本病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约高于非甲亢孕妇的10倍[1,2]。因此,妊娠合并甲亢越来越引起产科临床的重视,如处理不当将会给母儿带来严重后果。1临床资料......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甲亢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甲亢妇女常有月经紊乱、稀少,甚至闭经,妊娠机会较少,一旦妊娠也易发生流产、早产,而且本病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约高于非甲亢孕妇的10倍[1,2]。因此,妊娠合并甲亢越来越引起产科临床的重视,如处理不当将会给母儿带来严重后果。

    1  临床资料

    2002年2月至2005年2月我院妇产科及内分泌科收治甲亢合并妊娠24例,坚持随访。年龄39~22岁,平均273岁。病程6个月~9年,平均24年。妊娠前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12例(T3 28~32mmol/L,T4 130~161.2mmol/L),偏高4例(T3 4.0~5.2mmol/L,T4 218.4~287.3mmol/L)。孕期服药8例(他巴唑4例,5~15mg/d);丙基硫氧嘧啶4例,50~200mg/d),未服药12例。孕产次除4例G2P1外,余均为G1P1;24例均足月分娩,其中男婴13例,女婴11例;分娩方式:剖宫产17例,余均阴道自产。24例新生儿TSH均正常,无胎儿畸形、甲低及甲状腺肿。经儿保检查证实,智力及身体发育均正常。产后哺乳12例,未哺乳12例。产后3个月复发1例,6个月复发4例,均为哺乳者,未哺乳者无1例复发。

    2  讨论

    21  甲亢病人的妊娠时机  本文结果表明,甲亢控制、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后1年或停药后妊娠最适合。多数学者认为,血清甲状腺激素增高可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机体耗氧量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和血管紧张素Ⅱ增加,导致血管痉挛和宫缩加强,因而甲亢合并妊娠时易发生流产、早产及妊娠期高血压[3]。也有人认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可抑制促性腺激素的作用,并影响三羧酸循环的氧化磷酸化过程,能量不能以ATP的形式贮存而消耗殆尽,故而引起流产、早产和死胎,妊娠期高血压、产时子宫收缩乏力、产后感染等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本组24例病人经治疗后妊娠,均未发生流产、早产。3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者,均为孕前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未完全正常者,孕期持续用药。孕前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者,无1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因此,在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后1年或停药后妊娠最佳,可顺利通过妊娠各期达足月。由于甲亢服用抗甲亢药物后1~3个月T3T4即转为正常,而体内TRAb(TSH受体抗体)、TSI(甲状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TsAb(TSH受体为抗原的甲状腺刺激性抗体)约需1年才转为阴性,此时,妊娠可减少甲亢的复发及相应并发症的发生。

    2.2  妊娠对甲亢的影响  妊娠并不引起甲亢,但甲亢病人妊娠后将会对其甲亢病情产生相应的影响。妊娠后病情波动可能与妊娠后患者精神紧张,致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有关。本组24例中,除1例血清甲状腺激素稍升高外,余均处于孕前同一水平,甲亢病情无明显变化。

    2.3  妊娠期服药问题  如果妊娠前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控制至正常,并已停药,孕期不必服药,大多可顺利通过妊娠。若妊娠前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控制不好,妊娠后可能再度升高,病情可能加重,此时仍可使用抗甲亢药物。首选丙基硫氧嘧啶,因其胎盘通过性低于他巴唑的1/4,常量不会导致胎儿的畸形等异常发生[4]。本组有8例孕期服药,其中4例服用他巴唑,4例服用丙基硫氧嘧啶,均使孕期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控制正常,产后无1例发生胎儿畸形,未发现新生儿甲低及甲状腺肿,新生儿TSH均正常。结果表明,孕期若病情需要,可服用适量抗甲亢药物。他巴唑15mg/d以下,丙基硫氧嘧啶200mg/d以下较为安全。

    2.4  分娩方式  本组24例中,除17例因产科指征行剖宫产外,余7例均自然阴道分娩。甲亢并非剖宫产的手术指征,只有当并发产科指征时才考虑剖宫产。

    2.5  胎儿畸形及新生儿甲低、甲状腺肿  文献报道,甲亢并妊娠95%以上婴儿正常,胎儿异常为0.01%[5]。本组无一例发生胎儿畸形、新生儿甲低及甲状腺肿等。虽有人认为他巴唑使用后可能发生新生儿头皮缺陷和心血管改变,然而,只要严格控制孕妇病情及用药量,一般不会发生上述情况。

    2.6  产后哺乳及哺乳用药问题  本组24例中哺乳12例,人工喂养12例。6个月内复发5例均为哺乳病人,可能因哺乳增加产妇负担,影响其休息所致。因此,婴儿以人工喂养为宜,复发后仍可用药。有报道,他巴唑在乳汁中分布几乎100%,而丙基硫氧嘧啶仅为1%。所以,在密切观察下限制性给予丙基硫氧嘧啶在哺乳期被认为可行。

【参考文献】
  [1] 陈国桢,主编.内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625.

[2] 王淑贞,主编.实用妇产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23.

[3] 郑怀美,主编.妇产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0:160.

[4] 俞霭峰,主编.妇产科内分泌学[M].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93.

[5] 乐 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8-169.


作者单位:河北省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北 涿州 072750)

作者: 张京莉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