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12期

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观察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外伤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后重要的继发病变,主要包括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如颅内血肿较大,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急救护理要分秒必争,严密观察病情,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助于降低病死率。其中,硬膜外血肿23例,硬膜下血肿18例,脑内血肿11例。2术前观察2。...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外伤

  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后重要的继发病变,主要包括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如颅内血肿较大,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急救护理要分秒必争,严密观察病情,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助于降低病死率。

  1  临床资料

    本组52例,其中,男38例,女14例,年龄2~78岁,平均41岁。车祸伤36例,坠跌8例,打架斗殴伤5例,物体砸伤3例。全部病例均经CT、X线片及MRI确诊,并经手术证实。其中,硬膜外血肿23例,硬膜下血肿18例,脑内血肿11例。经过及时手术和护理,除3例死亡外,其余均痊愈出院。

  2  术前观察

  2.1  意识的观察 

  意识与脑损伤程度和血肿发展速度直接有关。硬膜外血肿在血肿形成后可再次陷入昏迷,出现典型的意识改变,即原发性昏迷-清醒-继发性昏迷[1]。急性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伤后多处于持续昏迷状态,如病情进行性加重易引起脑疝。

    要分析伤后躁动不安的原因。若是昏迷病人,可能是病情好转的先兆;若伤后神智清,以后突然烦躁不安,并且意识逐渐模糊是病情加重的先兆。有时,病情已趋稳定,突然烦躁且面部带有痛苦表情,不要均视作病情突变,而要检查有无剧烈头痛或膀胱膨胀,或被盖过热、床褥湿凉等,解除原因后即可安静。

  2.2  脑疝的观察 

  常见的脑疝是小脑幕疝,枕骨大孔疝较少见。在脑疝早期,呼吸加深、加快,此系颅内压增高引起脑组织急性缺氧,血中二氧化碳蓄积,刺激呼吸中枢所致。也可发现脉搏增快。当发现患者脉搏、呼吸发生上述变化,结合其它体征应高度怀疑为脑疝。

    进入脑疝中期,可出现代偿性血压升高,脉搏缓慢而有力,呼吸深而慢,病侧瞳孔扩大,对侧肢体不全瘫痪。临床上,血压的变化最为突出,应每隔15~30分钟测一次血压。若血压突然升高,结合神志、瞳孔的变化应立即采取措施降低颅内压,如快速注射甘露醇等,以争取抢救时间。

  2.3  瞳孔的观察 

  正常人瞳孔直径2~5mm,对光反应灵敏。瞳孔变化是病情发生变化的重要证据,当颅内血肿引起早期颞叶钩回疝时,有短暂的患侧瞳孔缩小,此系动眼神经受刺激所致。随着患侧动眼神经受压加重,大脑后动脉受牵拉,患侧瞳孔逐渐散大,对光反应消失。若颅内压继续增高,造成继发性脑干损伤时,则对侧瞳孔也逐渐扩大。瞳孔直径每扩大或缩小0.5mm,均表明病情正在演变,须及时观察和记录。如扩大的瞳孔回缩,一般说明病情趋于好转。若一侧瞳孔逐渐散大到边,对光反应消失,对侧瞳孔亦随后散大,说明已属脑疝晚期,病情垂危。

  3  术后观察

  3.1  警惕再发颅内血肿 

  因术中止血不彻底或术后止血物脱落、术后血压回升,使脑创面继续出血逐渐形成血肿。有时,术后躁动引起颅内压增高,使病变处再出血,形成再发血肿。血肿多发于术后6~24小时内。
   
  总之,护士应了解手术方式和部位、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血压波动情况,并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意识、瞳孔的改变和肢体活动情况。通常在血肿消除后,原已散大的瞳孔会明显缩小,神志逐渐清醒。如患者有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或由清醒转入嗜睡、躁动进而昏迷,一侧瞳孔再次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血压增高,脉搏、呼吸缓慢,有时伴有肢体偏瘫和失语,应考虑为再发颅内血肿。

  3.2  术后脑水肿的观察 

  脑水肿一般在术后2~4天达到高峰,一般持续4~14天。由于脑缺氧,钠离子向细胞内转移,造成脑细胞内水肿,引起颅压增高,进一步降低脑血液供应,加重了脑的缺氧与水肿。脑水肿本身无独立的症状,但可使已出现的症状恶化,如意识由浅昏迷转为深昏迷,手术侧瞳孔渐散大、对侧肢体偏瘫等。严重的脑水肿可使颅内压急剧增高,随着脑体积的增大,形成脑疝而迅速死亡。因此,要掌握脑水肿发生的时间,随时注意病情变化,尤其是神志的变化。有条件时最好安放颅内压监护仪,随时观察颅压情况,及时采取降低颅压的措施。对严重的颅内血肿,术后应预防脑水肿的发生,如给予氧气吸入,可改善脑组织缺氧,促进脑细胞恢复。

  3.3  生命体征的观察 

  每隔15~30min测量血压、脉搏、呼吸1次,同时注意观察意识、瞳孔及肢体活动的变化,并详细记录。颅内血肿常表现为血压升高、脉搏减慢而有力、呼吸深慢等。颅内压升高,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躁动不安、大汗淋漓。

  3.4  应激性溃疡的观察 

  丘脑下部、脑干及广泛脑损伤后,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胃黏膜血管痉挛,胃内pH下降,形成多发性溃疡、出血[2]。昏迷患者一般于术后3日插胃管,应观察胃管内有无咖啡色液体流出,必要时用注射器轻抽吸。观察有无柏油便,每日常规测胃液的pH,当pH值下降时,应使用西咪替丁等提高胃酸的pH值,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当pH值达2~3时,应高度怀疑应激性溃疡的可能,立即采取禁食、止血等措施。

  4  康复训练
  
    颅内血肿术后可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在疾病恢复期,可帮助和指导病人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语言沟通、记忆能力、肌肉活动、平衡功能、肢体功能训练等。应强调训练注意事项,循序渐进,调动病人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王 丽.现代急诊护理学[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54.

  [2]段 杰,王庆珍.神经外科护理[M].第1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21-98.


作者单位:山东省嘉祥县人民医院,山东 嘉祥 272400

作者: 孙惠琳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