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17期

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期留置膀胱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的患者面临着日常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大都希望在带管过程得到自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掌握健康所需的技能,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无法改变的生活障碍或疾病带来的实际困难,从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参加身体力行的社会活动。正确、有效的健康教育,对预防感染有重要的意义。我科20......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期留置膀胱

  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的患者面临着日常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大都希望在带管过程得到自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掌握健康所需的技能,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无法改变的生活障碍或疾病带来的实际困难,从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参加身体力行的社会活动。正确、有效的健康教育,对预防感染有重要的意义。我科2006年2月~2007年2月对23例留置膀胱造瘘管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3例患者均是男性,年龄72~93岁,平均年龄79岁。其中,前列腺肥大10例,前列腺增生9例,晚期膀胱癌2例,尿道狭窄2例。留置膀胱造瘘管时间3个月~3年。

  2  健康教育

  2.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年龄较大,甚至丧失了劳动能力和自理能力,可能需要终生带管生活,因此,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问题。由于排尿方式的改变给他们带来了许多不便,自身形象的改变使他们敏感、抑郁、悲观;有的患者长期生病,依赖心理增强。针对上述心理状态,树立患者的生活信心,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多与老人谈心,生活上多予以协助;鼓励患者多些爱好,如看电视、看书,能行走的患者,可适当到户外散步。

  2.2  管道护理

  2.2.1  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折叠或脱落。间断轻挤压引流管以促进沉淀物的排出,出现阻塞不要自行冲洗。

  2.2.2  协助患者勤翻身或鼓励患者多下床活动,指导患者或家属及时放尿及放尿的方法。在放尿、更换引流袋及外出活动时,引流袋不可高于造瘘口。引流管经前面裤门引出连接引流袋,引流袋应置于膀胱区下方,防止尿液反流造成逆行感染。

  2.3  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2.3.1  保持引流通畅,使新形成的尿道在未愈合之前不能有尿液溢出而影响瘘口愈合。

  2.3.2  住院期间每日用0.02%呋喃西林液500ml进行膀胱冲洗,每周更换引流袋,每月更换造瘘管。

  2.3.3  每天用0.05%碘伏或0.1% 新洁尔灭消毒造瘘口2次,用无菌纱布覆盖,预防感染。

  2.3.4  引流袋应低于膀胱水平。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2 000~3 000ml ,从而达到自冲的目的,防止感染的发生。

  2.4  出院指导

  2.4.1  注意观察造瘘口周围,如有肿胀、疼痛、脓肿等感染现象时,应及时来院检查。

  2.4.2  在家庭中不做膀胱冲洗,防止不规范操作致尿路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多排尿,进行生理性膀肿冲洗。饮水量每天2 000ml左右。不随意服用抗生素、对肾脏有较大影响的药物及保健品

  2.4.3  注意观察引流袋尿液颜色,无沉淀、色淡黄为正常。如呈深黄色、尿量减少应多饮水;尿液中有白色沉淀物,及时到医院检查有无感染和更换引流袋。引流袋应每周换一次。尿液引流不通畅时,先挤压造瘘管和引流管,如仍不畅时。及时到医院检查。引流管应适时采取间断关闭开放训练,使膀胱肌保持排尿、储存尿液功能,避免发生膀胱肌无力。

  2.4.4  造瘘管应每月更换一次,告知患者不按时更换会造成感染和结石的发生,讲清定时更换造瘘管的必要性。

  3.讨论
   
  健康教育指导的意义在于对需要支持帮助的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技能指导,满足患者长期或短期自我护理的需要。本文的方法起到一定的作用,收到初步效果。增强了患者的自护能力,体现了自己的价值,树立了生活的信心,起到了带病延寿的效果,同时减轻了家庭的负担,给患者家属带来极大的方便,深得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另外,健康教育充分体现了护士的价值,树立了护士在社会的威信,护士也从中感受到了知识的价值,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加强了工作责任感,进一步和谐了护患关系。健康教育还应通过交流谈话方式了解患者自我护理心理状况和技巧,耐心倾听陈述,总结经验,纠正不足,为完善健康教育和自我护理提供更完善的指导。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252医院干部病房,河北 保定 071000

作者: 梁泽凡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