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24期

丙戊酸纳所致的躯体、精神功能障碍1例报告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精神功能障碍左某,男性,36岁,工人,未婚。于十七年前改用了丙戊酸纳,日0。门诊以癫痫伴发精神障碍于2005年10月5日收入院。精神检查:意识清晰度低,反映迟钝,时间定向不良,不合作,交谈困难,语流缓慢,有疾病感,苦锁双眉,怒气冲冲,敌意,易激怒,少动,动作缓慢,违拗,反抗,不能自理,智能......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精神功能障碍


    左某,男性,36岁,工人,未婚。

    1周岁半时患脑炎,后出现抽搐,神经科诊断为癫痫。服大伦丁效果不佳。于十七年前改用了丙戊酸纳,日0.4 g口服,抽搐明显减少。近十年来经常说“全身无力”,渐渐不能工作。近1个月来行动困难、心烦、暴怒、打骂父母,常说“全身各处都是病”,阵阵坐立不安,睡眠不好,吞咽慢,站立不稳,走路要人扶助,蹲下起不来。门诊以癫痫伴发精神障碍于2005年10月5日收入院。

    神经系统检查:肌力IV级,肌张力低,站立不稳,步幅小,共济失调,腱反射普遍低,病理反射未引出。

    精神检查:意识清晰度低,反映迟钝,时间定向不良,不合作,交谈困难,语流缓慢,有疾病感,苦锁双眉,怒气冲冲,敌意,易激怒,少动,动作缓慢,违拗,反抗,不能自理,智能检查不合作。

    实验室检查阳性所见:生化、乳酸高出二百多倍,碱性磷酸酶高出四倍,谷草转氨酶也明显增高。

    初步诊断:脑炎伴发癫痫,癫痫伴发精神障碍。

    治疗经过及随访情况:入院后服卡马西平,日0.2 g,阿普唑仑0.8 g,同时肌注氟哌啶醇日10 mg,行动困难加重,停氟哌啶醇肌注,投给碳酸氢钠日1.0。治疗11天,精神症状明显好转,躯体症状也日见好转,能独立行走,上下楼等;生化复查:原几项异常的均降至正常范围。而诊断为丙戊酸纳所致躯体、精神功能障碍。出院后随访两年多,患者的状态基本在正常范围。

    体会

    本文报告的这例由于长期服丙戊酸纳所致的躯体、精神功能障碍的病例,目前尚未见有关文献报导。

    病史中说服丙戊酸纳17年之久,入院前10年左右出现乏力而怠工,近1个月来出现了精神症状。入院初步诊断为癫痫伴发精神障碍。在用抗癫痫治疗的同时合用了氟哌啶醇,病情不见好转,反而行动更困难。经实验室检查发现其乳酸明显增高,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也高。分析患者的乏力,行动困难等与上述因素有关,停了氟哌啶醇,投给碳酸氢钠,病情一天天好转而出院。

    据文献记载:“丙戊酸纳为新型抗癫痫药物,其副作用有淋巴细胞增高、血小板减少、无力、共济失调。少数病人出现肝脏毒性、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谷草转氨酶升高[1]”。与本例患者的状态基本一致。丙戊酸纳所致躯体、精神功能障碍的机理,据文献记载:“丙戊酸纳的抗癫痫作用的机理主要是与其增加脑内γ-氨酪酸含量有关。脑内γ-氨酪酸减少时,可引起惊厥。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抑制性递质,丙戊酸纳主要是抑制GABA转氨酶的活性。对谷草转氨酶也有抑制作用”。又云:“γ-氨酪酸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下行激活系统对脊髓γ-运动神经的作用”。本例患者出现的乏力、行动困难等,分析与长久服丙戊酸纳有直接关系。

    “丙戊酸纳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嗜睡、平衡失调、乏力、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不安和震颤等[2]”。故在用药物治疗疾病时,也应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从而更好地治疗疾患。

【参考文献】
  [1] 新编药物学[M].北京:金盾出版社,1987,4(1):46.

[2] 王祖沂.临床精神病药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0,2:87.


作者单位:

作者: 朱克兰,白庆梅,孙丽霞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