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8期

心理干预对预防精神分裂症再复发的效果观察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预防精神分裂症再复发的作用。方法:按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将痊愈出院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B组:心理干预合并药物治疗。心理干预每月一次。...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预防精神分裂症再复发的作用。方法:按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将痊愈出院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单纯药物治疗。B组:心理干预合并药物治疗。心理干预每月一次。两组患者均随访一年。病情复发以精神病性症状再现为指标。结果:心理干预合并药物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药物治疗组。结论:对社区中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服药的前提下,开展心理干预能明显降低疾病复发率。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物;心理干预;复发

  精神分裂症再复发是精神科及全社会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现探讨心理干预合并药物治疗对预防精神分裂症再复发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入组对象与标准  入组对象为我院2000年3月至2001年3月住院治疗痊愈出院的市郊精神分裂症患者,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单纯型、残留型以及严重躯体疾病患者除外。以出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A组:单纯药物治疗组50例;B组:心理干预合并药物治疗组50例,共入组100例。两组间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长短、家庭经济状况和成员的文化层次以及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类型和剂量均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入组时每位患者服用药物的类型和剂量均不做调整。入组后下一周进入对照研究。两组间患者若出现病情波动但无精神病性症状时,可适当调整药物剂量或增用镇静催眠药物。但两组间患者药物剂量的调整以及镇静催眠药物的应用无显著性差异。
      
  单纯药物治疗组每3个月或有病情波动时及时回访,只做药物调整,不进行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合并药物治疗组,由医护人员各一名深入患者家庭进行心理干预。其内容包括家庭支持系统的建立、寄托心理的认同及认知结构的调整。每月一次,每次30~60分钟,为期一年。家庭中心理干预的主要步骤:①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取得患者及家庭的信任。②针对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宣教方式,树立科学的认知观。③充分了解患者的家庭背景、个人经历、家庭中重要事件、经济状况,给予支持性心理干预。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④鼓励和引导患者勇于面对现实,消除自卑心理,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两组患者病情复发均以精神病性症状再现为指标。
      
  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出院3个月内病情稳定程度无差异。虽有病情波动,但无精神病性症状。
      
  半年内单纯药物治疗组9例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复发率18%。心理干预合并药物治疗组3例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复发率6%(P>0.05)。
      
  一年内单纯药物治疗组31例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复发率为62%。心理干预合并药物治疗组11例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复发率22%(χ2=14.819,P<0.01)。

  3  讨论
      
  本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内病情稳定。半年内病情波动及复发率虽有差异,但不显著。一年内两组患者复发比例差异显著。说明巩固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在药物治疗的前提下合并心理干预将大大降低疾病复发率。
      
  有关资料表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与社会快速发展、竞争力度大以及人们忽视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及预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巩固治疗效果,预防疾病再次复发,社会支持系统和家庭心理干预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目前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从医院转向社区的模式下,家庭干预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尤为重要。在社区和患者家庭中开展精神卫生宣传工作,逐步提高患者、家属以及全社会对精神疾病的认知能力,消除偏见,给患者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积极引导患者参与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应付技能,实现患者的自我价值体现,彻底改变精神病患者的弱势群体地位。只要人人树立科学的认知观,家庭和社会积极参与心理干预和支持系统,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将会大幅度降低。


作者单位:山西省忻州市荣军精神病医院,山西 忻州 034000

作者: 王开武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