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17期

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住院患者我们护理的对象是人,人是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体,人的健康、疾病是由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心理与疾病的关系是辨证的,互为作用的。医学心理学、心身医学以及许多研究证明:心理因素影响着疾病的产生、发展及治疗,心理障碍可以导致百病,心理障碍直接......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住院患者

    我们护理的对象是人,人是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体,人的健康、疾病是由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心理与疾病的关系是辨证的,互为作用的。医学心理学、心身医学以及许多研究证明:心理因素影响着疾病的产生、发展及治疗,心理障碍可以导致百病,心理障碍直接影响治疗和康复。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搞好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它是一种无形的药,在某种意义上说,它可以起到生物医学起不到的作用[1],本文对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综述如下。

  1  住院患者常见的心理特征

  1.1  焦虑 

  患者入院后由于环境的陌生,疾病的影响以及生活上的不便,使患者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入院后患者往往要进行自身的角色转换,即使是领导干部,他们一旦住进医院,就必须进行自我意识行为的转变,须遵循医护人员所要求的各项诊疗活动,这些在患者心理都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疑惑。患者对于自己所患疾病及愈后的不了解,对手术存有疑惑,医学术语听不懂造成护患之间不能有效地沟通,患者信息缺乏,加重了患者焦虑情绪。

  1.2  恐惧、紧张 

  瞬间袭来的天灾、人祸或恶性事故等超常的紧张刺激,可以摧毁一个人的自我应对机制,而出现心理异常。一向自以为健康的人突然患了心肌梗死或脑卒中后,也会因过分恐惧而失去心理平衡。发病时患者出现各种身体不适感,加之医院的环境陌生,从而产生恐惧、紧张心理。恐惧和紧张会致纳差和睡眠差,使患者体力不支,加重病情,不利疾病恢复,使治疗更为困难。

  1.3  自卑心理 

  慢性病患者因长期用药治疗,要承受长期的疾病折磨,病情反复甚至出现严重发作,因此产生自卑心理[2]。有些皮肤病如秃发、寻常痤疮等虽不严重,但表现在皮肤暴露部位,影响美观。尤其是青年患者,由于怕人嘲笑或影响恋爱婚姻问题,易产生自卑、紧张心理。还有些性病患者,怕被别人歧视,从而产生自卑心理,精神变得沉闷[3]。

    除上述心理特征外,不同病症、不同经历、职业、年龄、性别、不同气质类型、不同性格特点的患者在住院过程中的心理表现也有一定的差异,如患不治之症的绝望心理,患疑难病症的悲伤心理等,要在掌握患者基本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了解其个性心理活动,这是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的前提条件[4]。

  2  影响住院患者的心理因素

  2.1  疾病本身 

  有文献指出脑瘤患者,受传统观念以及对疾病本身缺乏了解的影响,认为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部位,脑瘤属不治之症,担心能否度过手术关、手术后残疾、手术后复发、术后生存时间及经济负担难以承受等,导致患者内心失去平衡,情绪低落、悲观失望、丧失生活信心等一系列不良的情绪反应,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影响治疗效果[5]。某些疾病可能导致患病者本人外观、功能上的一些改变。患者在心理上和社会上均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担心社会接纳自己的态度有变,怀疑别人看不起自己,自信心下降,对前途充满忧虑,性格亦随之改变,生活质量严重降低[6]。因此,疾病本身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到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理承受能力。

  2.2  患者个体
 
  同样一种疾病,是否能引起过度强烈的身心反应,主要取决于患者的人格特点。如对刺激物的知觉和理解、已有的经验、习惯性行为、气质特征和应付能力。人格较为健全的人,面对应激事件依然能够很好应付,而人格脆弱的人,在应激事件作用下,易产生较严重的不良心理反应[7]。

  2.3  住院环境

  入院后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加之住院离开家人,生活在一个充满了多种疾病的环境中,尤其听到或看到与自己所患相同疾病而又处在危重状态的患者时,就更恐惧和悲观[3]。住院期间医务人员的态度、行为及患者对医务人员的心理评价都是影响焦虑产生或强弱的重要因素。同时,医疗环境甚至同病室病友的心理体验都会对患者的心理活动产生影响[7]。

  2.4  家庭支持 

  家庭支持系统是指患者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对患者的态度,如果既注意对患者的照顾,使其体会到病后家人的关心,同时又注意发挥患者在家庭中的作用,继续使其体会到自己在对家庭的重要性,这就是家庭支持系统良好的表现,家庭支持系统不好者易发生抑郁。

  3  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3.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生活上多关心,从病情上多解释,从而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与患者沟通,耐心倾听患者述说自己内心的感受,给患者宣泄的机会,通过宣泄使患者摆脱恶劣的心境[8]。护士与患者交谈时要专注,态度和蔼、亲切,交谈内容简单明了,解除患者的顾虑,满足其心理需要,提高患者的心理效应和用药的自觉性和顺应性[9]。在患者面前表现大方得体,耐心细致的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以减轻患者对病症的恐惧和焦虑,赢得患者的信赖,使他们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良好的护患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作用[10]。

  3.2  健康宣教 

  由于入院初期,患者及家属缺乏对疾病的了解,急于想知道治疗的过程,心理负担重。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适时有效的健康教育不仅能使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还可以使患者消除由于对病情不了解而产生的焦虑、恐惧心理,有效的配合治疗。新加坡医院[11]要求病区专职人员在1 小时内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予以初步的疾病知识宣教,稳定患者情绪。

  3.3  护理业务学习 

  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心理学知识是有效心理疏导的保证。加强护士素质培养和技能训练,要求护士具有丰富的护理知识,娴熟的护理技能和交谈沟通技巧。以积极乐观的情绪去影响和鼓励患者,避免患者因情绪波动而有压力,使患者感到家庭温暖,提高患者生存质量[12]。此外,护士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必须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患病者除生理原因外,还有很重要的心理原因,故与患者心理沟通十分重要,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光有一颗善解人意的心是不够的,心理医生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分析,准确运用疏导的技巧,离不开心理学及专业知识。为此,护士应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3.4  争取家属亲友的密切配合 

  家属亲友热情的关怀、体贴的抚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动态。胡耀红、赵美琴[13]等开通视频让家属清楚的从屏幕上看到工作人员对产妇的服务,减轻了家属的疑虑,通过电话对话,给与产妇安慰,利用情感支持、鼓励产妇树立信心,战胜疼痛,顺利分娩,因此,争取家属亲友的密切配合,能在患者心理上起到一定的安慰作用。

  3.5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护理 

  根据美国护理理论家Drothra,E,Orem的自护理理论,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护理,当心情激愤悲观厌世时,告诫自己,这一切都是暂时的,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疾病[14]。

  3.6  暗示法[15]

  心理护理包括很多内容,它是用语言、动作、形体、表情作感觉性的提示,这对人们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影响很大。因此,护士在临床上是巧妙地给患者施以积极的暗示,还是有意或无意地给患者施以消极的暗示,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当一个患者接触到的护士是全身心地进入护理者的角色,护士的个体素质合乎或超出患者的期望值,就能在患者心理上产生积极作用。患者都希望在整个治疗康复过程中不仅能得到精湛文明的医疗技术,更希望这一过程能在和谐良好的心境中完成。

【参考文献】
    [1]孙景芹.住院患者心理护理初探[J].黑龙江医学,2001,25(4):293.

  [2]袁明云,孙贵荣.重度哮喘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16)1794.

  [3]秦群霞,张小棉,辛芳琴.对住院皮肤性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2,16(2):124.

  [4]寇丽洁,李琳,王艳霞.手术病人的心理特征及护理[J].黑龙江医学,2001,25(7):529.

  [5]Buccheri G. Depressive reactions to lung cancer are common and often followed by a poor outcome[J].Eur Respir J,1998,11(1):173-178.

  [6]刘永英.银屑病患者的个性特征、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5,15(7):391-393.

  [7]田金花,孙丽萍,张云霞.术前焦虑与心理护理[J].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1,4(4):92.

  [8]江炜 .医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145-149.

  [9]王丽英.老年痴呆患者护理干预无效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7): 61.

  [10]黄飘.肺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69-71.
  
  [11]杨芳.新加坡医院住院病人的健康宣教[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7):42.

  [12]江才宇.心力衰竭病人健康教育无效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4,15(8):57.

  [13]胡耀红,赵美琴.做好心理护理提高产科质量[J]. 护理研究,2004,18(7):1281.

  [14]邱志丽,薛秀丽.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切除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4):70-71.

  [15]濮大秀,庞丽卿.暗示法在临床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03,17(1):113-114.


作者单位:南京脑科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9

作者: 高飞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