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21期

妊娠期合理用药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妊娠期。用药。合理优孕、优生、优育不仅是家庭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人口素质的提高。妊娠期妇女由于生理性反应和疾病等原因,有更多机会需要药物治疗。...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妊娠期;用药;合理

  优孕、优生、优育不仅是家庭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人口素质的提高。妊娠期妇女由于生理性反应和疾病等原因,有更多机会需要药物治疗。如何选择恰当的药物,既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又将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减到最小,是医患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

  1  妊娠期用药的分级制度

    为了妊娠期安全、合理用药,许多国家实行了妊娠期用药分级制度。美国FDA于1979年制定的孕期用药分类法,以药物对妊娠的危险分5个等级标准[1,2]:A:对照研究显示无风险;B:没有对人体存在风险的证据;C:风险不能排除;D:有风险证据,但潜在利益大于潜在的弊;E:孕妇禁用。
   
  各分类药物的简单介绍[3,4]:

  1.1  分类A等级 

  分类A等级的药物极少,维生素属于此类药物,如各种维生素B、C等。在正常范围剂量的维生素A是A类药物,而大剂量的维生素A为E类药物。

  1.2  分类B等级 

  分类B等级的药物亦不很多,日常用的抗生素均属此类。如所有的青霉素族及绝大多数的头孢菌素类药物都是B类药物[5]。另外,洁霉素、氯林可霉素、红霉素也是B类药。

  1.3  分类C等级 

  分类C等级的药物较多。这一类药物在早期妊娠对胎儿是否会造成损害尚无报道,故难以有比较确切的结论。以结核病为例:常用抗结核药物[6]中仅乙胺丁醇一种B类药,而抗结核治疗往往数药联合治疗,故需考虑应用对氨基水杨酸钠、异烟肼等C类药,若患者处于早期妊娠又合并肺结核,就应该向患者说明情况。抗病毒药物[7] :利巴韦林有明显致畸及胚胎毒性。大剂量干扰素可增加孕早期流产率,阴道栓剂(奥平)妊娠期禁用。对C类药物的使用要谨慎,在权衡利弊后,向患者或患者家属说明选用该药的理由。

  1.4  分类D等级 

  由于已有实验和临床上的证据,对分类属于D的药物在妊娠期特别是在早期妊娠阶段尽可能不用。氨基糖甙类药物例如链霉素等,它们可能损伤第八对颅神经而发生听力丧失。抗癫痫药[8]中不少是D类药;在镇静和催眠药[9]中地西泮、氯氮平等都是D类药,如孕妇在早期妊娠时有妊娠反应及失眠等症状,不能给予该类药物。至于抗肿瘤药几乎都是D类药,在妊娠期禁用。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中的镇痛药[10],小剂量使用为B类药,大剂量使用则为D类药。

  1.5  分类E等级 

  致畸率高,对胎儿危害很大,孕前期及孕期禁用。此中最为出名的是酞胺哌啶酮(反应停),这是人们在较早时期所认识的E类药物。已烯雌酚上个世纪的50年代初曾被用以治疗先兆流产,结果发现子代的女性在6~26岁间可以发生阴道腺病或阴道透明细胞癌,后果十分严重,故属E类药。这是药物致畸中两个著名的案例。

  2  妊娠期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2.1  药物的吸收 

  妊娠期由于受高水平的孕激素等妊娠相关激素的影响,孕妇的胃肠平滑肌肌张力降低,胃肠蠕动减弱,可减缓药物的吸收速率,增加药物的吸收程度和加强肝脏对药物的“首关效应”,影响药物的吸收。

  2.2  药物的分布与排出 

  妊娠期药物的分布与排出有如下特点:①妊娠期血容量、血浆容积增加,药物分布容积随之增加,故药物需要量应高于非妊娠期; ②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导致单位体积血浆蛋白含量降低,故妊娠期药物与蛋白结合能力降低,血内游离药物增多,使妊娠期用药效率增高;③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增高使胆汁在肝脏中淤积,药物从肝脏廓清速度减慢;④妊娠期肾血流量比非妊娠期增加35%,肾小球滤过率增50%,均导致药物由肾脏加速排出。

  3  胚胎发育不同时期对药物的反应[11]
   
  药物对胎儿所造成的影响,随胎儿发育的不同时期而异。大致分三个时期:

  3.1  着床前期(不易感期) 

  为受精后2周,受精卵着床之前,其与母体组织尚未直接接触,还在软管腔或宫腔的分泌液中胎儿胎盘间血流循环尚未建立,药物对胎儿影响是“全”或“无”[12,13]。
3.2  胚胎器官形成期(致畸高度敏感期)  为受精后3~8周,是胚胎及其主要器官形成期,也即组织分化期。胚胎开始定向发育,一旦受到有害药物作用,极易产生形态上的异常而形成畸形,为“致畸高度敏感期”。
    各器官发育时间不同,易感期也不同。如神经系统易感期为受精后15~55天,心脏为22~40天,尤其小脑、大脑皮层及泌尿生殖系可保持对致畸因素的敏感性直至出生,用药时要特别注意。

  3.3  胎儿期

  受精后第9周至足月,是各器官发育渐趋成熟时期。多数器官已分化完成,但神经系统、生殖器官和牙齿仍在继续分化[14],在受到药物作用后,由于肝酶结合功能差及血脑通透性高,易使胎儿受损[15,16]。例如,妊娠早期虽然发育了耳的结构,倘若妊娠中期听神经细胞发育障碍,仍可导致神经性耳聋[17]。妊娠4个月以后,胎儿各器官已经形成,药物致畸的敏感性明显减弱,不能再造成大范围的畸形,但生殖系统仍有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18]。分娩期的用药也要考虑对即将出生的新生儿有无影响[9]。因此,孕妇在妊娠中、晚期和产妇在分娩期用药,同样应该持谨慎的态度[20]。

  4  正确指导孕期用药

    ①加强婚孕知识宣传及孕前、孕期保健;②育龄妇女就诊时,应询问有无停经史;③有急、慢性疾病的妇女,待控制后再妊娠;④孕期患病早诊断、早治疗。⑤如孕妇已服用某种可能致畸的药物, 应根据药物的种类、用量、妊娠月份等因素综合考虑处理方案[16]。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疗效确切、安全的药物,并严格掌握用药时间及途径。

【参考文献】
    [1]Briggs CG, Bodendorfer TN, Freeman RK, et al.Drugs in Pregnancy and Lactation[M].Willian & Wimkins,Baltimore / London,1983.

  [2]Boothby LA, Doering PL. FDA lalelling system in pregnancy[J]. Ann pharmaeother, 2001,35:1485-1489.

  [3]戴钟英.妊娠期用药FDA五级分类法[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4, 20: 377-378.

  [4]周郅隆,杨祖菁.美国FDA 妊娠期用药分类法修订的进展[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03, 6: 126-127.

  [5]黎曙霞.孕产妇用药(第三讲 妊娠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J]. 新医学,2002,33(6):372.

  [6]Clinical evaluation and monitoring of adverse effects for fixed multidose combination against single drug therapy in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J]. Pak J Pharm Sci,2008,21(2): 185-194.
  
  [7]张建平,陈立斌.孕产妇用药(第六讲 妊娠期抗病毒药物的应用)[J]. 新医学,2003,34(4):263.

  [8]Antiepileptic drugs-best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A position paper by the subcommission on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ILAE Commission on Therapeutic Strategies[J]. Epilepsia, 2006,3:117-123.

  [9]Sato A, Fujimori K, Sonoda M. Precautions in use of drugs for pregnancy and lactating women[J]. Nippon Rinsho,2007,28(8): 35-41.

  [10]Booth LA, Doering PL. FDA lalelling system in pregnancy[J]. Ann pharmaeother,2001,35:1485-1489.

  [11]苏春宏.妊娠期用药应注意的问题[J]. 新医学,2005,36(1):13-14.

  [12]shiono PH,Mils JL.Oral clefts and driazepam use during pergnancy[J]. N Engl J Med,1984,311:919-920.

  [13]李万仙. 浅谈孕妇用药禁忌[J].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6, 6:437.

  [14]Raman-Wilms L,Tseng AL,Wighard TS,et al, Fetal genital effecfs of first-trimester sen hormone exposure:a meta-analysis[J]. Obstet Gynecol, 1995,85:141-149.

  [15]Einarson TR, Koren GT, Mattice HD,et al. Maternal spermicide use and adverse reproductive outcome:a meta-analysis[J]. Am Jobstet Gynecol,2005,162:655-660.

  [16]Andrade SE, Gurwitz JH, Davis RL, et al. Prescription drug use in pregnancy[J]. Am J Obstet Gynecol, 2004,191: 398-407.

  [17]杨慧霞.妊娠期与哺乳期合理用药的评价[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 (6) :405-406.

  [18]JamesDK, Steer PJ, Weiner CP, et al. High risk p regnancy:management options[M]. London: Saunders, 2005: 7421.

  [19]罗星华,吴孟玲.妊娠期用药[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16(3):139-140.

  [20]Briggs GG, Freeman RK, Yaffe SJ. Drugs in p regnancy and lactation[M]. 7 th ed. New York: Lipp incottWilliams &Wilkins,2005: 3-01.


作者单位:(1.大理学院临床医学院妇产科教研室,云南 大理 671000;2.大理学院临床医学院外科教研室)

作者: 路会侠,李绍波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