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23期

80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分析及护理对策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老年精神障碍。护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也在不断增加。对我院精神科2005年5月30日至2007年5月30收治的80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1一般资料80例患者均经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老年精神障碍;临床观察;护理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也在不断增加。对我院精神科2005年5月30日至2007年5月30收治的80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1  对象

  1.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均经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再诊断,其中男性32例,女性48例,年龄60~82岁,其中60~64岁35例,65~69岁32例,70~79岁11例,80岁以上2例,平均年龄67.6岁。

  1.2  病种分类 

  精神分裂症24例(30%),脑器质性精神障碍21例(26.25%),情感性精神障碍15例(18.75%),神经症15例(18.75%),急性应激障碍4例(5 %),慢性酒精中毒1例(1.25%)。其中80例中有58例(72.5%)属功能性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21例(26.25%),躯体性精神障碍1例(1.25%)。

  2  观察结果

  2.1  80例病例中,有51例伴有躯体疾病,占63.75%,其中脑器质性精神障碍12例(24%),精神分裂症18例(35%),情感性精神障碍11例(22%),神经症7例(14%),急性应激障碍2例(4%),慢性酒精中毒1例(2%)。

  2.2  住院期间采用精神药物治疗,副反应评定量表[1](TESS)主要从行为方面的毒性反应,实验室检查,神经系统症状,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表现和其它皮肤症状、体重、食欲等方面综合评价,治疗时不良反应共分为无、轻、中、重度4级。80例病例中,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有49例,占61.25%,多表现为轻、中度、停药后、减少剂量或使用拮抗药症状有所缓解。

  2.3  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后心电图检查比较 

  见表1。表1  用药前后心电图检查情况比较(略)

    从表中可得知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心电图异常数有所增加。

  2.4  生活自理能力评价,分为完全自理、部分自理、完全不能自理。从这三方面对上述80例患者分析得知仅5例(6.25%)患者生活能自理,其余均为不能自理者。

  3  分析及护理

  3.1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躯体合并症较多。在精神科住院患者中,老年患者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具有一般老年群体特征,易患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2]。本组80例病例中,有51例伴躯体疾病占62.5%。老年精神病患者患躯体疾病以多器官、多种疾病共存为特点[3]。由于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减退,对躯体疾病反应迟钝,不能正确描述临床症状,出现躯体并发症时症状不典型,使病情变得隐匿,给诊断带来了困难。因此,护士必须具备全科专业知识,以提高护理质量,对疾病要有预见性护理,减少并发症,提高业务水平和应变能力。

  3.2  合理用药,仔细观察 

  80例病例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占61.25%,多为头晕、体位性低血压、便秘、流涎,行走不稳,吞咽困难等,从表1观察,用药后心电图异常数增加了10例。也就是说必须使用精神药物的心脏病患者,应选用心脏毒性较低的药物,并加强心电监测,以防加重躯体疾病,因为精神药物对循环系统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是心律失常[4]。护士要细致全面的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状况、生命体征、四肢活动情况及用药后的反应。

  3.3  加强心理护理 

  一般说来,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心理特点是由于大脑皮层萎缩,功能衰退引起认知障碍和性格变化,各种感观反应迟钝,表现孤僻、敏感多疑、固执任性、说话啰嗦,生活懒散,行为幼稚,反应缓慢,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等[5]。 针对这些情况,护士采用恰当的护理技巧和措施去解除患者精神上的痛苦,包括:尊重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真正把自己当患者的朋友,开展些形式多样的治疗和工娱疗活动,鼓励、支持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正确对待疾病,以良好心态配合治疗。

  3.4  加强生活护理 

  对部分自理者给予生活照顾,协助料理个人卫生,对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照顾其饮食起居,做好基础护理,陪护者在护士指导下为患者料理个人卫生,喂水喂饭,穿衣、洗漱等。督促患者随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夜间起床督促注意保暖,加强营养支持,注意补钙,增加户外活动,改善机体状况,提高抗病能力。

【参考文献】
    [1]沈渔邨.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60-261.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266-2279.

  [3]颜文伟.临床精神药理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83-88.

  [4]陈淑清.精神科护理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154.

  [5]许秋芬.住院精神病患者呼吸感染的分析与控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40-45.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五台山医院,江苏 扬州 225002

作者: 徐必芹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