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1期

大学生同伴交往、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同伴交往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两个因素。方法:随机选取8个班对640名大学生进行一般自我效能感、同伴交往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同伴交往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状况显著负相关,并且社会喜好和自我效能感可以预测23。结论:提示在教育过程中改善大学......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研究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同伴交往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两个因素。方法:随机选取8个班对640名大学生进行一般自我效能感、同伴交往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同伴交往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状况显著负相关,并且社会喜好和自我效能感可以预测23.0%的心理健康状况。结论:提示在教育过程中改善大学生同伴交往水平和提高一般自我效能感是维护和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同伴交往;一般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eer Interactions,General Self-Efficacy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WANG Juan, ZHOU Zong-kui, ZHANG Zhong-hua, et al

  (Yun Yang Medical College,Hubei,442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he researches are made on two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peer interactions and general self-efficacy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in this paper. Methods:640 students in 8 classes are selected randomly and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with regard to general self-efficacy, peer interactions and symptom checklist (SCL-90) is performed.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status presents obviously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peer interactions and general self-efficacy. At the same time social preferences and self-efficacy can predict 23.0% of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Conclusions: It indicates that in the education process to improve students' peer interactions and to raise the general level of self-efficacy is the effective way to maintain and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Peer interactions; General self-efficacy; Mental health
   
    大学生是社会生活中活跃而敏感的群体,他们在青春后期这一特殊的生理、心理发展阶段里面临着学习、经济、情感、就业等多种压力,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本文从同伴交往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两个因素入手,研究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以中部地区某大学一至四年级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按班级为单位进行随机抽样,共抽取8个班640人进行以下的问卷调查。

  1.2  方法 

  所采用的问卷包括:(1)同伴关系问卷调查。采用同伴提名法进行同伴交往方面的测量。同伴提名包括正向提名和负向提名两部分,题目为:“在你们班中,可能有你认为最受喜欢和最不受欢迎的同学,请你分别写出3个你最喜欢的和最不喜欢的同学的名字”。根据Coie和Dodge提出的分类标准[1],以班级为单位将正向提名(ML)、反向提名(LL)的次数标准化,二者之差为社会喜好(SP)分数,二者之和为社会影响(SI)分数。社会喜好和社会影响分数可以表示同伴关系状况。该方法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2)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The General Perceived Self-Efficacy Scale,以下简称GSES)。该量表是Schwarzer和他的同事于1981年编制的。GSES量表有10个题目,旨在评定受试者对自我持正向或负向的感受。为答题方便,本研究采用Likert 5点量表形式,即完全不正确、部分正确、基本正确、多数正确和完全正确,依序给1~5分,总分愈高者,表示一般自我效能感愈高。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5~0.90之间。(3)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由Derogatis L R. 1975年编制,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心理健康量表之一。SCL-90各因子的效度系数在0.77~0.99,各因子重测相关系数为0.52~0.76,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对640名大学生被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按照统一的指导语要求填写同伴关系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独立完成问卷,当场回收。8个班共640人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最后回收的有效问卷是588份,有效率为91.9%。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Excel及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及其在性别和是否贫困方面的差异 

  以SCL-90总分≥70分作为心理健康问题的阳性检出指标,其中总分≥70分的人数为172人,占总人数的29.3%。因子分达到中等水平以上的人数比例,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强迫(6.5%)、人际敏感(4.3%)、敌意(3.1%)。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性别差异不显著(t=0.48,P>0.05)。在是否贫困大学生方面结果提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以及强迫、人际敏感、抑郁、恐怖、精神病性等方面显著差于非贫困大学生,见表1。表1  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SCL-90总分及因子分数 (略)

  2.2  大学生同伴关系在性别和是否贫困方面的差异 
  社会喜好和社会影响反应了同伴交往的状况,以社会喜好和社会影响的平均分数及标准差来考察大学生同伴交往在性别和是否贫困方面的差异。比较结果提示:社会影响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社会影响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2.62,P<0.01),而社会喜好性别差异不显著(t=-0.12, P>0.05)。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社会喜好和社会影响方面的得分差异均不显著(t社会喜好= 0.12, P>0.05;t社会影响= 0.82, P>0.05)。

  2.3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和是否贫困方面的差异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性别差异不显著(t=1.91, P>0.05),而在是否贫困方面提示,贫困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t= -2.86, P<0.01)。

  2.4  大学生同伴交往、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见表2。表2  大学生同伴交往、一般自我效能感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的相关(略)

    表2提示社会喜好、一般自我效能感与SCL-90总分之间显著负相关,社会影响与SCL-90总分之间相关不显著。

  2.5  大学生同伴交往、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社会喜好、一般自我效能感在预测心理健康水平时,二者均进入回归方程。其中,一般自我效能感的预测力对应其解释量为14.7%,其余为社会喜好,其解释量为8.3%。结果见表3。表3  大学生同伴交往、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
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略)

  3  讨论

  3.1  大学生心理健康、同伴交往、一般自我效能感概况

  研究结果SCL-90阳性检出率为29.3%,提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其中强迫、人际敏感和敌意是较为突出的问题。其中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更加令人担忧,明显差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在因子上主要是抑郁、恐惧和人际敏感。

    社会喜好和社会影响反应了同伴交往的状况。大学男生在社会影响方面比大学女生更强。这可能与性别社会化有关,中国传统文化赋予男性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更高的成就要求,他们通常更具有更强的成就动机、控制感,拥有更广泛的人际交往和关注对象,喜欢把自己塑造成“有领导能力的”,因此男大学生表现出更高的社会影响得分;而女生可能更多关注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一些领域,社会交往也比较有限,可能这些因素最终导致社会影响的显著性别差异。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扮演着不同特点并且是不可相互替代的角色,所以社会喜好没有因为性别的不同而产生明显的差异。贫困并不会影响大学生的同伴交往。以往的相关研究结果提示影响同伴交往的因素有很多,诸如行为特点、性格、社交技能与策略以及家庭教育方式等[2]。没有研究结果提示个体的家庭经济状况会影响个体的同伴交往。

    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有些研究结果并不一致。Schwarzer等人分别以几个国家的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两项跨文化研究,结果发现男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显著高于女生,这种显著的性别差异仅出现在中国大学生中[3]。一般自我效能感在人口统计学方面的差异在不同研究中结果不尽相同,这种差异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极显著差异。贫困对于大学生从某种程度来讲是一种持续存在的不良情境,经济上的窘迫会广泛的影响到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很多方面,使他们更多体验到焦虑、无助、挫折感,经济上的无助可能会泛化到心理上,表现出一般自我效能感低下。

  3.2  同伴交往、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社会喜好、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密切相关。在大学环境中,人际关系还是主要以同伴关系为主。同伴关系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个人的心理健康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缓解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减轻其对家人的依赖和思念,调节各种不良情绪。促进他们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使大学生在大学环境中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满足大学生交往、友谊、归属、安全等的需要,提高其自信和自尊,增强自我价值感和力量感,有助于降低大学生的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和苦闷,宣泄消极情绪,减少孤独、寂寞、空虚、恐惧等,对个人的心理健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人际关系失调,可能会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和心身疾病。

    当面临可能的危险、不幸、灾难情境时,自我效能感将决定个体的应激状态、焦虑和抑郁等情绪反应。相信自己能够对环境中的潜在危险施以有效控制的人,不会在应对环境事件之前忧虑不安、担惊受怕。而怀疑自己能否处理、控制环境中潜在威胁的人则相反,他们常常担心自己的应对能力不足,感到环境中充满了危险,从而体验到强烈的应激反应和焦虑[4]。可以认为,个体焦虑和苦恼的主要源泉是面对困难时的无力或无能感的知觉,而不是不利的条件或困难的任务活动本身。最终,不同的自我效能感将会导致大学生在面临困境时产生不同的认知评价,不同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不同的行为动机和归因方式,这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由此可见,自我效能感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同伴交往能较好预测心理健康的状况。这就提示我们只要提高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同伴交往水平就可以有效地促进心理健康。

  3.3  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 

  通过以上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该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同伴交往能力较差的那些学生可以通过培养社会技能从而改善其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5],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同伴进行交流和沟通,在同伴群体中成为受欢迎的对象;重视对他们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改善面临困境的认知和归因方式,能够积极主动和有效地应对困难,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程度。

【参考文献】
    [1]Coie J D, Dodge K A, & Coppotelli H. Dimensions and types of social status : A cross-age perspective[J]. Development Psychology,1982,18: 557-570.

  [2]邹泓.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其影响因素[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 14 (2):40-46.

  [3]Schwarzer R, Aristi B. Optimistic Self Beliefs:Assessment of General 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thirteen cultures[J]. Word Psychology,1997,3(1-2):177 -190.

  [4]吴增强.自我效能:一种积极的自我信念[J]. 心理科学,2001 ,13(1):60- 64.

  [5]王美芳.儿童社交技能的发展与培养[M]. 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157-197.


作者单位:1.郧阳医学院心理学教研室,湖北 十堰 442000;2.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