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5期

303例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HBsAg携带情况调查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HBsAg的携带情况。方法:使用酶联免疫法对2003年8月至2007年5月303名送入我院住院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及一般住院精神病患者612例进行HBsAg检测,对它们的携带率进行比较,并对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携带率从性别、疾病分类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03例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HBsAg阳......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了解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HBsAg的携带情况。方法:使用酶联免疫法对2003年8月至2007年5月303名送入我院住院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及一般住院精神病患者612例进行HBsAg检测,对它们的携带率进行比较,并对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携带率从性别、疾病分类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03例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HBsAg阳性率为24.75%,其中男性26.70%,女性22.53%。按疾病分类HBsAg阳性率,精神分裂症为29.41%,精神发育迟滞为19.78%,其他为23.66%;一般住院精神病患者HBsAg阳性率为8.91%。结论: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HBsAg携带率明显高于一般住院精神病患者的8.91%,高于一般人群的8.53%,需加强对此类患者的传染源管理和治疗。

【关键词】  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HBsAg;携带率

  The investigation to the infection rate of HBsAg in 303 vagrant beggar psychopaths

  XIONG Jian, CHEN Yu

  Psychiatric hospital of Nanchang city, Jiangxi 33000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know the infection rate of HBsAg in the vagrant beggar psychopaths. Methods:303 vagrant beggar psychopaths who were sent to our hospital from 2003-8 to 2007-5 ,and 612 normal resident psychopaths were test the infection rate of HBsAg by TP-ELISA. The two rates were contrasted. The vagrants' rate were analyzed in sex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HBsAg in the vagrant beggar psychopaths was 24.75%, the male was 26.70%,the female was 22.53%.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the positive rate of HBsAg in Schiz was 29.41%, in mental retardation was 19.78%, in others was 23.66%; the positive rate in normal resident psychopaths was 8.91%.Conclusions: the positive rate of HBsAg in the vagrant beggar psychopaths was higher than the one in the normal resident ones, and also higher than the one in common people. It is necessarily to strengthen the supervise and treatment to those psychopaths.

    【Key words】The vagrant beggar psychopaths; HBsAg; Infection rate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为主要病变的一种传染病。我国HBsAg携带者比例较高,接近人数的10%[1],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生活环境和条件,饮食营养状况,卫生,经济各方面均较差,对这部分人群的HBsAg携带情况报道极少,了解这部分人群的HBsAg携带情况,有利于乙肝的控制。

  1  一般资料

    自2003年8月至2007年5月共收治303例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男性161例,女性142例,其中以无名氏入院183例,年龄14~61岁,多数年龄不详,从相貌判断多为青壮年,来自全国各地,其中救助站送来37例,“110”及派出所送来266例,按CCMD-3诊断标准[2]诊断精神分裂症119例,精神发育迟滞91例,其它93例。同期一般住院精神病患者为612例,男337例,女275例,年龄15~71岁。

  2  检测方法

    对新入院患者在1周内采取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使用x2检验

  3  结果

  3.1  HBsAg阳性携带率 

  303例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HBsAg阳性75例,携带率24.75%。

  3.2  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与一般住院精神病患者组比较,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表1  不同来源精神病患者HbsAg携带者分布(略)

  3.3  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不同性别HBsAg携带情况,男性与女性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表2  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HBsAg携带者性别分布(略)

  3.4  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不同种类疾病HBsAg携带情况,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性。表3  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HBsAg携带者疾病分类分布(略)

  4 讨论

    通过对我院收治的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HBsAg携带情况的分析,这部分患者的HBsAg携带率24.75%,明显高于一般住院精神病患者的8.91%与一般人群HBsAg携带率8.53%[3],这可能和以下因素有关:(1)生活环境和条件差。被收治之前,多流浪乞讨为生,以检食为主,吃住均无定所。(2)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脱离家庭监管,精神症状长期得不到治疗控制,分散于社会上,活动范围大,系统管理困难。(3)营养状况差。躯体抵抗力差,多并发多种躯体疾病。(4)患者来源广,复杂。本凋查还发现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男女之间、各疾病种类之间虽有差异,但差异无显著性。

  5 建议

    (1)对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这一特殊弱势群体,政府应该投入专项资金,加强对此类的收治管理。

    (2)对检测为HBsAg阳性的患者,应作传染源隔离管理,可以开设专门的乙肝病区,以隔断乙肝的传播。

    (3)对此类患者的精神症状进行治疗控制,送其回原籍,以防其再次流浪。

    (4)对有肝功能损害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进行适当治疗。

【参考文献】
    [1]李之明.流行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82.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CCMD-3中国精神障碍与诊断标准[M].第三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75-77.

  [3]郝阳.卫生部专题新闻发布会[EB/OL].北京: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2008,8,24).www.china.com.cn/zhibo/2008-04/21/content-14981490.htm.


作者单位:南昌市精神病院,江西 南昌 33000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