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9期

针刺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MCA血流变化的临床观察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针刺治疗前后MCA血流变化,了解针刺治疗对于改善脑血流作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人进行TCD检查,对大脑中动脉血流变化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结论:针刺治疗可有效调节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改善大脑供血。...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针刺治疗前后MCA血流变化,了解针刺治疗对于改善脑血流作用。方法:根据改良Webster评分,选取分值为11~20患者4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人进行TCD检查,对大脑中动脉血流变化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治疗可有效调节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改善大脑供血。

【关键词】  针刺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MCA;血流变化;临床观察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S)是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一种独立的帕金森综合征,其主要表现是起病隐袭、表现呆板、动作减慢、步态慌张、非锥体束型肌强直、震颤常缺如,左旋多巴治疗疗效差,其它体征如假性球麻痹、痴呆和痉挛性常同时并存。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临床试验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来自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内科病房。选取符合日本学者户村则昭[1]的诊断标准,排除原发性帕金森综合征、遗传变性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叠加综合征,除外病因明确的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如一氧化碳中毒、脑外伤等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根据改良Webster评分[2],选取分值为11~20中等程度患者40例,年龄55~87岁,其中≤60岁2例,≥60岁38例;男性29例,女性11例。40例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各20人。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对照组均给予内科基础治疗,控制血压、血糖、调节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美多巴1次0.125 g,每日2次。
   
  治疗组添加针灸治疗,针灸取穴:百会、阳陵泉、足三里、合谷、太冲。针刺取用35号1.5寸毫针。合谷、阳陵泉穴针刺后接电针, 连续波, 频率以患者耐受为度。根据1991年11月第三届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脑病学术研讨会[3]将颤证辨证分型,穴位加减:⑴肝肾不足加肝俞、肾俞、复溜;⑵痰热动风加丰隆、阴陵泉;⑶气血不足加气海、关元、命门;⑷血瘀动风加血海、膈俞;⑸阴阳两虚加关元、命门。每日1次,20天为1个疗程。

  2  结果
   
  40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中,治疗组治疗前后对比,大脑中动脉舒张期血流速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经颅彩色多普勒中MCA舒张期血流指数的比较见表1。

  3  讨论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中医病名为“颤证”,病机为肝风内动,筋脉失养。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本虚在肝肾阴虚、气血不足, 标实为风、火、痰、瘀。病位在筋脉、肝、脾、肾。

  表1  经颅彩色多普勒中MCA舒张期血流指数的比较(略)

  与治疗前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合谷和太冲同用,称为“开四关”,有熄风止颤,行气止痛,活血通络等作用。现代实验研究表明,由于合谷穴内的神经供给和神经末梢在数量和种类上都比一般穴位要多,故认为合谷穴对某些疾病的相对特异作用比其他穴位强。太冲有调气血、通经络、平肝风之效。理论上太冲穴与脑有着密切联系。许建阳等[4]进行了针刺太冲fMRI脑功能成像的研究,显示针刺太冲穴可诱导颞叶、针刺合谷和太冲穴可诱导额叶和颞叶脑组织血流量和血流容积的增加。何学斌等[5]发现针刺太冲、足三里穴对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大鼠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资生经》云:“百会百病皆主。人身有四穴最应急,四百四病皆能治之,百会盖其一也”。足三里穴为健脾补虚培元之要穴。金香兰[6]研究表明足三里穴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皮层及皮层下调节机制来实现的。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腧穴、合穴、下合穴,又是筋之会穴。它具有和解少阳,祛除风邪,缓急止痛之功。根据王苇等[7]实验结果,针刺足三里和阳陵泉时fMRI功能图上多个与运动相关的大脑皮层功能区被激活根据成像原理其生理实质是局部的血流量及血氧饱和度增加。
   
  本研究说明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大脑中动脉舒张期血流速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舒张期血流速度均明显改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针刺和内科常规治疗均可调节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但针刺后能更有效调节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保证大脑局部血液供应。这种血液循环的改变可能有利于局部组织的血氧和营养的供应,神经细胞的神经合成功能,能量代谢变化及代谢产物的清除,从而影响未受损伤神经元代偿,未坏死神经元恢复及功能区重塑。
   
  总之,针刺能改善大脑供血,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针刺治疗既没有西药的严重不良反应,还可减少西药用量,治疗VPS具备一定优势。VPS的研究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然有不少问题尚未解决,如发生机制特别是分子机制、诊断标准、治疗等,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包括分子水平研究、大规模多中心的协作研究等。

【参考文献】
   [1] 户村则昭,玉川芳春,加藤敏郎. Vascular parkinsonism のcomputed tomography 所见[J]. 脑と神经, 1985, 37(10): 1007-1012.

  [2] Webster D.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disability in Parkinson's disease[J]. Modern Treatment,1968,18(5):257.

  [3] 隆呈社.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J].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15(4):39-41.

  [4] 许建阳,王发强,王宏,等.针刺合谷与太冲fMRI脑功能成像的比较研究[J]. 中国针灸,2004,24(4):263-265.

  [5] 何学斌,吴耀,舒荣.针刺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 针刺研究,2003,28(2):85-88.

  [6] 金香兰.针刺足三里穴中枢作用机制的研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3):184-186.

  [7] 王苇.人脑运动皮质对针刺足三里和阳陵泉反应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8):472-475.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