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10期

社区健康教育在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本文论述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疾病控制预防领域已深入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作为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开展社会化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体系的基础和先导,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有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将成为开展精神疾......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本文论述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疾病控制预防领域已深入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作为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开展社会化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体系的基础和先导,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有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将成为开展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最经济、最有效的卫生保健战略。社区化健康教育将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精神健康需求的主要手段,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自我保健意识的锐利武器和重要渠道。并提出了以下建议:①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实施正常人群的早期健康教育和加强高危精神状态人群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策略;②开展针对基层卫生保健人员的健康教育与培训,提高对精神疾病预防干预防治的能力与技巧;③加强社区精神疾病基础医学的研究,探索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的新方法,并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健康教育;精神疾病防治;社区

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目光正在转向疾病的预防,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卫生保健总战略中的地位已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在疾病预防领域已深入、广泛开展。由于受旧的医学生物模式的影响,人们始终局限于身体、生物上的疾病变化,而忽视精神健康。随着精神疾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三维的健康观已逐渐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对精神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作为开展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其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1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科学概念

    1.1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1.2  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其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2  社区健康教育在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2.1  社区健康教育是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的基础和先导  《阿拉木图宣言》把健康教育列为初级卫生保健8项任务之首,并指出健康教育是所有卫生问题、预防方法及控制措施中最为重要的。实践证明,为完成初级卫生保健的其他7项任务,必须有健康教育作为基础和先导。同样,实现社会化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目标所需的最根本性条件,如领导重视、群众参与、部门协作均需有健康教育的开发、动员、组织与协调。可以说,健康教育是能否顺利开展社会化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任务的关键。开展社会化的健康教育,转变人们对健康认识的观念,提高人们对精神防康复工作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满足人们对精神健康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精神健康水平,已成为开展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面临的首要任务,具有战略性意义。

    2.2  社区健康教育是开展社会化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顺利开展的基石,是促进人们精神健康的重要途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心理特征、行为习惯及自然和社会环境,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影响人们精神健康的重要因素。精神卫生知识及精神疾病防病知识及意识的缺乏,人们及社会对精神病患者的偏见,甚至歧视,成为开展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直接影响社会化工作体系的顺利开展和可持续进行,必须把健康教育切实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观念并促进其参与、付出行动,提高精神健康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改变人们只重身体而忽视心理的观念,才能顺利开展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

    2.3  社区健康教育是开展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的指南针,是检测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的试金石  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的最终目的是预防和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提高已病者的康复,促进其回归社会,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开展能科学地研究和发现人们目前对精神健康的需求状态,提供开展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决策和方向的科学依据,满足人们对精神健康的需求。同样,只有立足于人们对精神健康的需求,提高精神病人的防、治、康的依从性,才能使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顺利开展并具有意义。人们对精神健康认识程度的提高,对精神疾病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也是最终成为检测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指标之一。

    2.4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卫生保健战略。目前,许多精神疾病的病因还不是十分清楚明了,多数研究支持是由生物学因素与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生物因素多集中在遗传基础研究上,心理社会因素包括应激和生活事件、环境因素及文化因素等。解决行为和生活方式等问题不能期望医药,而只能依靠社会性措施的突破。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核心是促使人们建立新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是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在一级预防保健中社会性的突破,具有战略性意义,也是满足人们对日益增长的精神卫生需求首选措施之一。健康教育引导人们自愿放弃不良行为和改善生活方式,减少自身制造的危险,追求健康的目标,是任何高精尖医疗设备和药物所不能解决和代替的,从成本-效益的角度看是一项投入少、产出高、效益大、最经济、最有效、最直接且最安全的保健措施和治本措施。

    2.5  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提高广大群众防治精神疾病、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的重要渠道  自我保健是指人们为维护和增进健康,为预防、发现和治疗疾病,自己采取的卫生行为以及作出的与健康有关的决定。人们的自我保健模式正从“依赖型”向“自助型”发展,自我保健不能自发产生,只有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才能提高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增强其自觉性和主动性,促使人们实行躯体上的保护、心理上的自我调节、行为生活方式上的自我控制和人际关系上的自我调整,提高整体医学文化水平,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3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策略和建议

    我国社会化、全方位的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能满足人们对精神健康的需求。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作为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的基础和先导,更应先行推广,开展灵活多样的、全社会参与的、持续性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具有战略性意义。

    3.1  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实施正常人群早期健康教育,加强高危精神状态人群的健康教育  开展覆盖面广、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精神卫生知识宣教活动,是营造人民群众崇尚精神健康、关爱精神病患者社会氛围的前提。早期的健康教育要从胚胎时期开始,贯穿人的一生,贯穿社会的各个方面,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如针对儿童、青少年、老年等心理素质相对较弱的特殊群体,开展以学校为基地的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及训练项目,促进其健康成长;开展以社区为重点的成年及老年人基层精神卫生服务,运用家庭教育、危机干预等措施,提高人们对不良生活事件的处理能力,提高人们防御精神疾病及处理相关心理问题的能力,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使健康人群更健康,使高危人群不发病或少发病,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3.2  开展基层卫生保健人员的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其对精神疾病的预防干预和诊治能力,推进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发展  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和综合医院的精神医学教育、健康教育,提高非专科医生对精神疾病的识别和诊断处理水平及健康教育技能,突破基层卫生保健人员只看“病”,不看“人”的纯生物医学的界限,使三维健康观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使精神病患者在各级医疗机构都能得到识别,给予恰当的预防干预和诊治,使患者得到合理的会诊、转诊及健康教育服务。

    3.3  加强基础医学研究,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水平,控制复发,促进其康复、回归社会  大多精神疾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没有权威性的流行病学依据,加强病因学的研究及流行病学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基础研究与健康教育的实施,能从根本上解决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的措施,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同样显得重要。研究证明,科学的健康教育,如家庭教育、家庭和社区的干预等,能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防治意识及依从性,便于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的科学管理


作者单位: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辽宁 沈阳 110168)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