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2期中医中药

针刺配合TDP治疗周围性面瘫242例疗效观察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TDP治疗周围性面瘫风寒型与风热型的疗效对比,以及疗程与疗效关系。方法采用针刺配合TDP治疗仪局部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242例。结果经3个疗程治疗后,两组病例100%达到显效以上标准,其中达到痊愈者有224例,占92。结论应用本方案对周围性面瘫治疗,其临床分型与治疗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TDP治疗周围性面瘫风寒型与风热型的疗效对比,以及疗程与疗效关系。方法 采用针刺配合TDP治疗仪局部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242例。结果 经3个疗程治疗后,两组病例100%达到显效以上标准,其中达到痊愈者有224例,占92.56%。结论 应用本方案对周围性面瘫治疗,其临床分型与治疗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且疗效随着疗程呈阶梯样上升。说明采用针刺配合TDP治疗周围性面瘫可不必进行临床分型,就可达到明显效果。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风寒型 风热型 针刺 TDP治疗仪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颅神经疾病之一。中医称为“口眼歪斜”。笔者自1990年来采用针刺配合TDP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满意,兹将完整的242例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42例均系门诊病人,并经本院神经内科确诊后到本科就诊,其中男123例,女119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97岁,但发病多数在17~35岁,病于左侧者134例,病于右侧者107例,双侧者1例,病程最短1天,最长1年,但绝大部分患者都在发病后10天内就诊,超过2个月以上就诊的有12例。

1.2 临床分型 242例中按临床辨证分为风寒型与风热型 [1] ,其中风寒型94例,风热型148例。两组间的性别、年龄、病程、病侧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1 风寒型 94例,大部分均有面部受凉病史,如迎风睡觉,电风扇或空调对着一侧面部直吹;主要表现为口眼歪斜,迎风流泪,说话漏风,口流涎液,头痛,鼻塞声重,喉痒,口不渴或喜热饮,恶寒,时有发热,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1.2.2 风热型 148例,其病因大部分继发于感冒、发热、中耳炎、牙龈肿痛之后,伴有耳内,乳突作痛;主要表现有口眼歪斜,迎风流泪,说话漏风,口流涎液,头胀痛,鼻塞,咽燥,或咽喉肿痛,口干,口渴,微恶风,时有身热,舌苔薄白微黄,边尖红,脉浮数。

1.3 治疗方法

1.3.1 取穴分两组 一组为鱼腰、瞳子、四白、下关、颊车、地仓、翳风。二组为攒竹、丝竹空、迎香、夹承浆、大迎、牵正、风池。远端穴位可配合取合谷、太冲、足三里、三阴交,两组穴位交替使用。

1.3.2 方法 选用30号或32号1~1.5寸毫针,快速进针,手法以捻转提插为主。操作时以鱼腰直刺或透阳白,瞳子针尖朝向眼球,针感以眼球酸胀为佳,攒竹针尖略朝上,地仓针尖朝向颊车,翳风针尖略向耳根方向,针感以耳周酸 胀或有触电感向面部放散为佳,夹承浆由颏孔稍后上方进针,以45°角向前下方斜刺,针感向下颌部放散为佳;迎香、颊车、下关、牵正、大迎直刺,以局部酸胀为宜;若口歪甚者加人中,肝火旺者加太冲穴,用泻法,足三里、三阴交初期先泻后补,病程较长均用补法。留针30min,每隔5min运针1次,起针时再运针1次,以加强针感,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休息3~4天后,行第2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作为判断疗效标准。

1.3.3 TDP治疗 在针刺留针时,采用重庆生产的CQ-12Ⅱ型TDP治疗仪照射耳周,以局部皮肤出现红白相间为度。

2 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 [2] 痊愈:治疗后面瘫症状完全消失,经检查面部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但做表情时,面部略有偏歪,阴天时面部稍有凉、麻等不适感;有效:症状部分改善,做表情动作时,面部有一定的偏歪或偶有痉挛;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2.2 疗效分析 两组病例经3个疗程治疗后100%达到显效以上标准,其中达到痊愈者224例,占92.65%。两组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治疗结果 例(%)

注:χ 2 =0.73,P>0.05

两组病例临床分型与治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应用本方案治疗周围性面瘫,不必进行临床分型,均可达到明显效果。这也印证了该病属“经筋”病范畴,不需进行严格的临床分型的观点。

2.3 疗程与疗效关系 见表2。

表2 疗效与疗程关系例

表2提示,二组病例疗效均随疗程呈阶梯样上升,且二组分型与疗程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体会

本病一年四季中均可发生,但在炎热天气及天气突然转冷时发病尤多。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男性与女性比例相当。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才进行治疗的患者,其疗效仅能达到显效标准,而难以完全治愈。所以笔者认为发病后及早治疗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笔者认为采用本方案治疗周围性面瘫可不必进行临床分型,均可达到相同效果,两组的疗效均随疗程而呈阶梯样上升。

该病在初起之时,对患侧应尽量用轻手法,避免强刺激引起局部肌肉痉挛,甚至造成反错现象。待病情趋于稳定后,可用中强度刺激,在治疗过程中,应注重针感的控制,强调每隔5min运针1次,取针时再运针1次。早期就应重视口唇、鼻唇沟、颏唇沟的纠正,否则到后期再来纠正就难以 完全恢复。

在治疗过程中,笔者发现针刺夹承浆应按上文所述方法进针,否则疗效不佳。通过针刺该穴可刺激颏神经,使颏唇部肌肉收缩,从而促进颏唇沟的纠正。其针感要求局部有酸胀麻感,且可向下颌部放散,效果更佳。

另外,在治疗过程中配合TDP治疗仪进行耳周照射,具有消炎止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及水肿的吸收等作用。TDP与传统艾灸法相比,具有简便、洁净、省时等优点。笔者认为该作用有如艾灸之温经散寒,通经活络之功效,所以配合TDP治疗仪对患侧耳周进行照射,有如针灸之协同作用,可加速面瘫恢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石学敏.针灸治疗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0.

2 于澎,于进志.周围性面瘫神经定位与针刺疗效相关性研究.中国针灸,1998,(6):329.

作者单位:361004福建省厦门中山医院针灸科

作者: 洪文新 2005-8-1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