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3期其他

地塞米松在晚期肝癌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726-6424(2004)03-0265-02晚期肝癌的临床表现有许多方面,但以肝区疼痛、黄疸、食欲不振、腹水是最为常见的。晚期肝癌的常见情况还有肝性低血糖,糖皮质醇低下所产生的头晕、乏力、甚至休克,利用地塞米松改善晚期肝癌上述的临床表现鲜有报道。我科从1999~2001年使用地塞米松对206例......

点击显示 收起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4)03-0265-02

晚期肝癌临床表现有许多方面,但以肝区疼痛、黄疸、食欲不振、腹水是最为常见的。而以食欲不振与黄疸关系极为密切的临床表现,对患者的自我感觉方面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临床中随着黄疸的加重,患者的胃纳也下降,严重肝区疼痛加剧不但影响胃纳,对休息、精神、体力所产生的影响更为棘手。晚期肝癌的常见情况还有肝性低血糖,糖皮质醇低下所产生的头晕、乏力、甚至休克,利用地塞米松改善晚期肝癌上述的临床表现鲜有报道。我科从1999~2001年使用地塞米松对206例晚期肝癌并有黄疸或皮质醇低下,肝性低血糖,胃纳下降,不能用临床检验报告解释的乏力为临床表现的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是不能行外科手术的晚期肝癌,其中主要以肝区疼痛,黄疸,食欲不振三种情况为主,其中胆红素>120mg/L的175例,皮质醇低于正常的占30%以上,并伴有乏力为主的45例,空腹血糖低于4.0mmol/L临床以低血糖为主要表现的26例。

1.2 治疗方法 地塞米松1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经肝动脉药盒(简称药盒)0.5~1h注完,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与此同时应注意应用药物保护胃粘膜。

1.3 疗效标准 治疗3天后根据化验报告及症状改善作疗效根据。(1)黄疸:有效:胆红素低于治疗前30%;无效:胆红素下降低于治疗前30%,或高于治疗前。(2)皮质醇低下:有效:皮质醇较治疗前的数值高于20%以上;无效:皮质醇数值无变化或较治疗前下降或提高不足20%。(3)肝性低血糖:有效:血糖数值较治疗前提高20%以上;无效:血糖数值无变化或较治疗前提高不足20%。(4)胃纳下降:有效:大约进食量多于治疗前30%;无效:进食量增多量不足治疗前30%或反而下降。(5)乏力:不能用低血糖及皮质醇低下等有说服力的原因解释的一种表现。有效:治疗后自我感觉乏力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后自我感觉乏力改善不明显。

2 结果

见表1。

表1 地塞米松应用结果 (例)

3 讨论

地塞米松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糖皮质激素,它在药理剂量时能抑制感染和非感染性炎症,减轻充血、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1] ,抑制炎症细胞向炎症部位移动,阻止炎症介质如激肽类、组织胺、慢反应物质等发生反应,解除小动脉痉挛,增高肝糖原,升高血糖,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大剂量可使血小板增多并提高纤维蛋白原浓度,缩短凝血时间,及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等。它的治疗作用和副作用往往某些情况下位置发生转变,这也是它应用广泛的原因。本组病例利用地塞米松有改善炎症、水肿作用,治疗晚期肝癌的黄疸取得较好疗效,间接提示晚期肝癌肝毛细胆管炎的存在。利用它有提高血糖的作用,用以治疗肝性低血糖。但对于肝性糖尿病,地塞米松则不宜使用,同样是肝脏病变引起的糖代谢失调,但地塞米松的治疗作用和副作用则完全置换。本组病例利 用地塞米松在促进糖代谢的同时有增加胃纳的作用,改善晚期肝癌患者的胃纳,也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对于晚期肝癌继发的皮质醇低下也有一定的作用,还有为数不少的患者出现疲乏症状是临床检验难以解释的,但在使用地塞米松后得到明显改善。总的来说,根据晚期肝癌的具体情况适当使用地塞米松对于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是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第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22.

作者单位:530130广东省广州市中医院综合科

(收稿日期:2003-11-07)

(编辑松 石)

作者: 陈庆强黄嘉瑜陈力舟 2005-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