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7期中医中药

滋阴益脾柔肝熄风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验案1例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笔者在临证中偶治一小患者,依据辨证,采用“滋阴益脾、柔肝熄风”的治则为主导,配以针灸疗法,经两月余,患儿临床症状逐步消失,追访年余无恙乃至恢复健康。该院治疗一年半有余,病情无缓解,故试投中医治疗。辨证:“脾肾两虚、肝风内动”,治疗宜“滋阴益脾、柔肝熄风”之法,选用:太子参、茯苓、黄连、山药、生地、白......

点击显示 收起

抽动—秽语综合征,以其运动肌障碍并喉中发声或口出秽语而得名,是少儿期多发疑难病之一,至今为止现代医学对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本病拟属中医的“抽搐”、“振摇”、“瘛”及“痉病”、“肝风”、“慢惊”等范畴。笔者在临证中偶治一小患者,依据辨证,采用“滋阴益脾、柔肝熄风”的治则为主导,配以针灸疗法,经两月余,患儿临床症状逐步消失,追访年余无恙乃至恢复健康。

患儿,9岁,女,小学生,两年前开始发病,仅有不自主皱眉、眨眼,后症状加重,经某市儿童医院检查时主诉:有“不自主身抽动伴喉中发声约一年多”;检查:“右侧大脑半球SEP异常”;CRT测试:“反应”、“注意力”、“努力程度”,均为“一般”,IQ=96;诊断:“多发性抽动症”。该院治疗一年半有余,病情无缓解,故试投中医治疗。在诊查时所见:形体瘦弱,面黄神乏,食欲不振,全身呈阵发性抽动(双上肢屈曲状抽动,下肢踢腿、蹶臀),伴有伸颈、皱眉、眨眼、喷鼻、耸肩,喉中频频发出似猴叫声、平卧时腹部抽动,“翻肠”有声,抽动间隔时间约数分钟不等。辨证:“脾肾两虚、肝风内动”,治疗宜“滋阴益脾、柔肝熄风”之法,选用:太子参、茯苓、黄连、山药、生地、白芍、龟板、鳖甲、全蝎、蜈蚣(均研末)、甘草等,服十余帖后,证逐渐缓解。期间,家长求愈心切,给患儿恣食油腻食品后,出现食滞、便闭数日,抽动、喉鸣症状复出加重,此时患儿体弱未复,每抽一次则头汗出而神疲欲绝,病情危急,当辨为:“阳热亢奋,阴虚腑实”之证,急施以“急下存阴”之法,速投芒硝、大黄、厚朴之剂,即便下二次而后快,再予稀粥二碗,养胃益脾而保津,后复以原方调理月余,诸证渐平而告愈。

笔者体会:治疗中所出“兼证”,是由恣食油腻,使肠胃“湿热”陡生,导致“腑气不通”,更伤阴助“火”,易出现“阴虚腑实”危急之候,即当以“釜底抽薪”而下之,使“火”得泻,“风”自灭,阴液得存,“筋”得荣润,故“痉”乃止。

本证以“阴虚火盛”为突出病理特征,用药宜选用:“凉血滋阴”的“血肉有情”之品,如:龟板、鳖甲,等以治其“本”;然阿胶之类似有“粘腻”之嫌,且易助湿生痰,故慎用之。强调少儿以“脾胃”为主,治重在“肾”是理所当然。另外,治疗初期配合针灸在缓解症状上有一定帮助,后期恢复阶段,除调理适宜的饮食、营养外,在精神上给少儿一个宽松的生活环境,鼓励其参加适当的户外活动与体育锻炼,均有益巩固治疗,恢复健康。

作者单位: 1 430030 湖北中联

          2 中德临床肿瘤学杂志编辑部 

(收稿日期:2003-12-06) (编辑 清泉)

作者: 陈涛陈洁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