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9期中医中药

自拟治湿疹方加味治疗湿疹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湿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虽属表病,本源于内。笔者自拟治湿疹方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来源于门诊,共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54例。治疗组男23例,女37例,年龄17~63岁,平均31。...

点击显示 收起

  湿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虽属表病,本源于内。笔者自拟治湿疹方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均来源于门诊,共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54例。治疗组男23例,女37例,年龄17~63岁,平均31.5岁,病程1个月~22.6年,平均2.4年;对照组男19例,女35例,年龄15~68岁,平均33.1岁,病程1.5个月~20.5年,平均2.6年。治疗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病程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均符合赵辨主编 [1]  《临床皮肤病学》(第3版)中湿疹的诊断要点,即其皮损形态为多形性、弥漫性、分布对称,急性者有渗出,慢性者则有浸润肥厚,病程不规则,常反复发作,瘙痒剧烈。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自拟方治湿疹方加味治疗。治湿疹方组方:白鲜皮9g,苦参9g,生地9g,丹皮12g,银花20g,秦艽9g。笔者据临床辨证分型,进行药物加减。如病程短,皮疹鲜红灼热肿胀,以丘疹为主,渗液不多,瘙痒较剧,舌质红,脉弦滑,证属血热型加槐花12g,紫草12g,赤芍12g,重用生地、丹皮以凉血清热止痒;如病程较长,皮疹潮红,以丘疱疹为主,渗液较多,瘙痒难忍,舌质红,苔厚腻,脉滑数,证属湿热型,加土茯苓15g,地肤子12g,胆草9g,黄芩9g,以清热利湿;如病程迁延日久,皮损色红不甚,脱屑,甚则角化肥厚,呈苔藓样变,瘙痒缠绵不休,舌质暗淡或有瘀斑,脉沉弦或沉缓,证属病久入络,血瘀挟风型,加全虫6g,僵蚕6g,当归9g,以活血化瘀,搜风通络。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2次温服。2周为1个疗程,连用4周,每周随访1次,记录治疗前、随访时皮损变化情况(包括潮红肿胀的程度、皮损面积、渗出情况)、自觉症状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

  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10mg(上海先灵葆雅制药厂生产),每日口服1次,维生素C片(唐山市红星制药厂生产)0.2g,每日口服3次。2周为1个疗程,连用4周,每周随访1次,记录治疗前、随访时皮损变化情况(包括潮红肿胀的程度、皮损面积、渗出情况)、自觉症状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皮损完全消退,症状消失;显效:皮损消退>60%,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皮损消退20%~60%,症状减轻;无效:皮损消退<20%,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痊愈、显效与有效例数总和的百分数为有效率。

  2 结果

  治疗结束时,114例患者无失访者,其中治疗组痊愈25    例,占41.67%,显效17例,占28.33%,有效13例,占21. 7%,无效5例,占8.33%,总有效率为91.67%。治疗时仅有2例患者发生腹泻,但能耐受,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对照组痊愈9例,占16.67%,显效12例,占22.22%,有效16例,占29.63%,无效17例,占31.48%,总有效率为68.52%。两组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湿疹是皮肤科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疾病,现代医学认为属迟发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临床以皮疹形态多,易于渗出,病程迁延易复发为特征,剧烈瘙痒为其主要症状。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其外因与气候、生活用品接触、饮食等有关,内因与紧张、劳累、失眠、内分泌、消化功能障碍、代谢障碍等有关 [1]  。

  中医古籍虽没有“湿疹”之名,但有“奶癣”、“旋耳疮”“四弯风”、“绣球风”、“涡疮”、“浸淫疮”等病名,其描写与现代医学之湿疹相符,并认为其病本源于内,发于外,多由饮食伤脾,脾为湿困,加之外受湿邪,病久而化热,湿热互结,外犯肌肤而致 [2]  。湿热互结是其发病的主要病因病机,在此病理基础上,又兼有血热、湿盛以及日久病邪入络,损伤血脉,血瘀血燥之证,故笔者采用自拟治湿疹方,方中银花、丹皮凉血解毒,白鲜皮、苦参、秦艽健脾燥湿止痒,佐以生地,既助凉血之功,又使其燥湿而不伤阴。据现代药理研究,银花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既能抑制炎性渗出,又能抑制炎性增生,还有促进白细胞吞噬的作用;秦艽有抗过敏、抗炎作用,并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具有类可的松样作用 [3]  ;苦参含有氧化苦参碱,可以抑制变态反应 [4]  。以上诸药组合共奏凉血解毒、燥湿止痒之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04.

  2 张志礼.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63.

  3 王筠默.中药药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5-47.4 力,赵炳南.简明中医皮肤病学,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3,342.

  (收稿日期:2004-04-28)     

  作者单位:063000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皮肤科

  (编辑青 山) 

作者: 任朝霞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