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11期临床医学

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50例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病,由于低氧血症和酸中毒导致的多脏器功能损害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窒息后的心脏损害往往因症状不典型或被其它表现所掩盖未引起特别重视,但窒息患儿心肌损害的程度有时对患儿预后有重要影响。现就我科1998年7月~2003年7月收治的心肌损害50例患儿的诊断与治疗体会报告如下。重度窒息32例,......

点击显示 收起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病,由于低氧血症和酸中毒导致的多脏器功能损害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窒息后的心脏损害往往因症状不典型或被其它表现所掩盖未引起特别重视,但窒息患儿心肌损害的程度有时对患儿预后有重要影响。现就我科1998年7月~2003年7月收治的心肌损害50例患儿的诊断与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0例中男36例,女14例;重度窒息32例,轻度窒息18例;足月儿40例,早产儿10例;出生体重≥2500g38例,<2500g12例。
   
  1.2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轻度症状不典型。重症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患儿呼吸困难急促,面色苍白或紫绀,哭声低,心率快或心动过缓,早搏,心音低钝,部分患儿可有收缩期杂音。每个患儿均做常规心电图,心电图表现为T波改变,ST段下移和Q波异常。生后3天内均做心肌酶及其同工酶,尤其是肌酸激酶(CK)及心脏型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均提示心肌损害。超声心动图检查示部分患儿可有心功能受损。
   
  1.3 诊断 依据虞人杰等提出的窒息并心肌损害参考依据 [1]  。均符合该诊断参考依据。
   
  1.4 治疗 均按新生儿窒息给予综合治疗,50例中均给予1,6-二磷酸果糖治疗,其中28例联合多巴胺治疗。
    
  1.5 预后 50例中40例生后7~10天心电图恢复正常,5例心动过缓患儿,心电图于1个月内恢复正常,3例心动过缓伴早搏患儿,3个月后心动过缓消失,但仍有早搏,2例心力衰竭患儿死亡。

  2 讨论
   
  2.1 新生儿窒息导致新生儿心肌受损的早期诊断往往由于患儿临床上无明显特异表现,故漏诊、误诊率高,延误及时治疗导致心衰或严重的心律紊乱,循环衰竭而死亡。新生儿窒息时由于心肌缺氧,无氧酵解过程中的酸性代谢产物堆积,细胞内酸中毒,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致ATP减少,导致心肌损害 [2]  。同时新生儿窒息后体内氧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物酶增高,可直接损伤细胞生物膜,使细胞膜结构破坏,细胞通透性改变,使心肌酶及其同工酶释放增多 [3]  。据资料报道,心肌损害CK-MB测定,其阳性诊断率高达97.5%~97.9%,特异性100%。因此,心肌酶及其同工酶对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对窒息患儿应常规做心肌酶及其同工酶检查。同时结合临床表现及早做出诊断,以便做到及时治疗,减少新生儿病死率。
   
  2.2 新生儿窒息对机体的损害,主要是缺氧造成的心肌细胞受损,导致血清心肌酶的活性升高,同时缺氧使心肌能量代谢的氧化磷酸化过程受阻。ATP生成不足,能量耗竭,心肌细胞膜钙泵衰竭,细胞膜内外的钙离子梯度不能维持,大量钙离子内流,影响心肌的正常舒缩功能,临床表现为心音低钝,心律不齐,心动过缓等,严重者可引起休克。而1,6-二磷酸果糖,可从分子学水平改善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且在降低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及心电图恢复方面疗效明显,合用多巴胺在改善心音低钝及心率缓慢方面疗效显著,建议窒息患儿早期使用1,6-二磷酸果糖,若心音低钝、心率缓慢可合用多巴胺疗效更佳。
   
  参考文献 

  1 虞人杰,李黎,汤泽中.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研究.中华儿科杂志,1997,35(3):139-141.
   
  2 俞作宝.CK-MB测定对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附64例报告).临床儿科杂志,1997,15(1):14-15.
   
  3 崔天宝,宁淑敏,袁莉萍.心肌酶活性测定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诊断意义.国外医学·儿科分册,1998,增刊:90.
    
  (收稿日期:2004-05-28)

  作者单位:471002河南洛阳中铁十五局中心医院儿科  

  (编辑罗 彬)

作者: 张惠玲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