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11期中医中药

浮刺面神经支配区加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56例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面肌痉挛主要表现为阵发性不规则的一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痉挛。早期为局部肌肉间隙性抽搐,迁延日久则发展为半侧颜面痉挛,且发作间隔时间变短,呈频发状,尤在疲劳、紧张时加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近年来,我们采用浮刺面神经支配区,加局部穴位注射方法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其中单眼轮匝肌痉挛12例,单口......

点击显示 收起

   面肌痉挛主要表现为阵发性不规则的一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痉挛。早期为局部肌肉间隙性抽搐,迁延日久则发展为半侧颜面痉挛,且发作间隔时间变短,呈频发状,尤在疲劳、紧张时加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该病病程长,易复发,是针灸科比较棘手的病症之一。近年来,我们采用浮刺面神经支配区,加局部穴位注射方法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6例,其中女39例,男17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69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9年。其中单眼轮匝肌痉挛12例,单口轮匝肌11例,混合型33例。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 取30~32号1寸毫针,如眼轮肌抽搐取面神经颞支和颧支分布区的俞穴:攒竹、鱼腰、阳白、四白、丝竹空。口轮肌痉挛取面神经颊支、上颌支分布的俞穴:颊车、牵正、地仓、迎香、夹承浆。整个面部痉挛加下关、颧。但翳风必取。浅刺后不提插捻转,悬挂于面部,留针1~2h。

  2.2 穴位注射 针刺后在抽搐最明显处和止痉穴(自定名,位于耳垂前方中点的牵正穴之间)取维生素B 12  1000μg、丹参注射液2ml,分别注入。10天为1个疗程,休息5天,再续。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治愈:面部肌肉无痉挛现象或受不良刺激后偶有抽动,但不影响生活质量
。好转:抽动次数和程度均减轻,对生活质量影响不大。无效:治疗后症状改善不理想。

  3.2 治疗结果 治愈23例(41%),好转28例(50%),无效5例(9%)。

  4 讨论

  面肌痉挛与中医“眼睑动”“目”之症状相似。病因 与血虚生风或肝风内动
、痰瘀阻络有关。西医认为与面神经路径受到不良刺激和损害有关联,以致面部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所致。但对面神经兴奋点异常冲动定位有不同说法,有颅内的,有颅外的,但大多数与局部血流受阻受压有一定联系,故让受阻的血管保持血流通畅是治疗关键之一。治疗上我们在面神经分支通路上浅刺,重新调节神经的兴奋度。另用丹参、维生素B 12  以活血通络,解除痉挛,降低局部神经异常兴奋冲动,使痉挛的肌肉得以正常。止痉穴为面神经入面颊分支前的总干所在,可针刺,可注射,每次必取。面肌痉挛是较难治疗的病症,早期易控制。1年以上多需长期治疗,同时患者要避免劳累
,调节情绪,以助治疗。

  作者单位:224002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 

  (收稿日期:2004-06-02)

  (编辑海 天)

作者: 张滨农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