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2期临床医学

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疗效。方法将60例HBsAg(+)、HBeAg(+)、Anti-HBc(+)、HBV-DNA(+)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使用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拉米夫定、苦参素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HBV-M、HBV-DNA及治疗后1年HBV-DNA。在Anti-HBe阳转方面(血清学转换......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疗效。 方法  将60例HBsAg(+)、HBeAg(+)、Anti-HBc(+)、HBV-DNA(+)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使用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拉米夫定、苦参素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HBV-M、HBV-DNA及治疗后1年HBV-DNA。 结果  三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90%、85%、80%,三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Anti-HBe阳转方面(血清学转换),联合组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及苦参素组(P<0.01),1年后HBV-DNA复阳率分别为25%、55%、45%,联合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结论  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明显提高HBeAg/Anti-HBe的血清转换率,并可获得持久的疗效,有协同抗病毒作用,建议采用联合治疗,以提高抗病毒效果。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苦参素 拉米夫定
     
  拉米夫定是目前临床上的一线抗病毒药物,为提高抗病毒效果,预防病毒变异,本院采用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9年8月~2002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男46例,女14例,年龄平均(36±10)岁(17~58岁),病程(33±22)个月。血清HBV-M标志物检测(ELISA)为:HBsAg(+)、HBeAg(+)、Anti-HBc(+)、HBV-DNA(+)。肝功能ALT均升高,平均(262±137)IU/L(70~425IU/L),SB均正常(<17.1μmol/L)。
   
  1.2 使用药物 苦参素,由正大天睛制药厂生产(规格:100ml,苦参素0.6g;0.1g/片);拉米夫定,由葛兰素公司生产(规格:0.1g/片)。
   
  1.3 治疗方法 将上述病例随机分成三组。联合组:苦参素100ml静脉滴注,1次/d,2个月后改为口服,2片/次,3次/d,拉米夫定口服1片/d,共30周。拉米夫定组:拉米夫定口服,1片/d,共30周。苦参素:苦参素100ml静脉滴注,1次/d,2个月后改为口服,2片/次,3次/d,共30周。三组病例在治疗同时给予肌苷、维生素B、维生素C、甘利欣等一般保肝药物,未合用其他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剂。
   
  1.4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治疗前后全部病例分别检测HBV-M(ELISA法)、HBV-DNA(斑点杂交法),每2周检测1次肝功能;治疗后1年复查HBV-DNA。
   
  1.5 统计学方法 分别使用t检验及χ 2 检验。

  2 结果
    
  2.1 血清ALT 治疗后,三组血清ALT均有明显改善,ALT复常率及复常天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2.2 对HBeAg及HBV-DNA的影响 联合组、拉米夫定组、苦参素组治疗30周后HBV-DNA阴转率分别为90%、85%、80%,差异无显著性(P>0.05),Anti-HBe阴转率分别为85%、55%、5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见表2。
     
  表1 三组血清治疗后ALT的比较(略)
    
  注: △ 联合组与拉米夫定组对照, * 联合组与苦参素组对照

  表2 三组Anti-HBe及HBV-DNA转换比较(略)

  注: △ 联合组与拉米夫定组对照, * 联合组与苦参素组对照
    
  3 讨论

  临床结果表1表明,三组治疗方案均能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肝功能恢复正常,肝功能复常例数及天数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治疗方案均有良好的保肝降酶效果。
   
  临床结果表2表明,三组治疗方案在HBV-DNA阴转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都能达到良好的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但联合治疗组HBeAg/Anti-HBe转换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1年后HBV-DNA复阳率低于其他两组(P<0.01),说明拉米夫定和苦参素联用能增强抗乙肝病毒的效果,并可获得持久疗效,有协同抗病毒作用。其作用机制是苦参素能明显地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调动人体B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乙肝病毒抗体,用药过程中患者的球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可以证实这一点。而拉米夫定抑制HBV-DNA复制的逆转录过程,其作用机制是药物在细胞内经磷酸化后,与脱氧胞嘧啶核苷(dCTP)竞争,进入合成中的DNA链,使其不能继续延伸而终止复制。通过直接抑制乙肝病毒DNA复制以达到抗病毒目的,并没有明显的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因此,拉米夫定和苦参素的抗病机制不同,它们联合应用有协同抗病毒作用 [1] 。
   
  既往有报道 [2] 苦参素可降低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肝脏内HBsAg及HBeAg的含量,并推测苦参素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机制可能是诱导细胞内某种物质的产生,从而加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产物的降解,并且抑制作用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
   
  在使用苦参素、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除拉米夫定可有导致白细胞下降的轻度骨髓抑制反应外,未发现其他明显不良反应,也无头晕、恶心、全身不适等症状;苦参素除有抗病毒作用外,还能促进白细胞生长、缓解拉米夫定对骨髓的抑制,因此在临床上联合治疗组未发现患者有白细胞的明显下降。
   
  总之,在临床工作中,应提倡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抑制病毒复制,减少基因突变的机会,提高机体抗病毒免疫功能,尽可能的清除体内的乙肝病毒。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56-62.
   
  2 拉米夫定临床应用专家指导小组.2000年拉米夫定临床应用指导意见.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4):249-250.
   
  (编辑含 秋)

  作者单位:225002江苏省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作者: 陆兴 潘志敏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