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4期临床护理

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输液中的应用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2003年9月~2004年7月我科收治新生儿248例,在新生儿输液中应用静脉留置针,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在头皮静脉输液中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INTIMA24G静脉留置套管针,一次成功率94%。留置部位:大隐静脉120例(48%),手背静脉96例(39%),颞静脉32例(13%)。留置时间:1~2天84例(34%),3~4天128例(52%),5~6天36例......

点击显示 收起

  2003年9月~2004年7月我科收治新生儿248例,在新生儿输液中应用静脉留置针,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248例,年龄最小为出生后30min,体重最轻为1050g。在头皮静脉输液中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INTIMA24G静脉留置套管针,一次成功率94%。留置部位:大隐静脉120例(48%),手背静脉96例(39%),颞静脉32例(13%)。留置时间:1~2天84例(34%),3~4天128例(52%),5~6天36例(15%),平均3.9天。局部反应:肉眼可见静脉炎0例,液体外渗20例(8%),套管堵塞16例(6%),局部红肿32例(13%)。

  2 讨论
    
  2.1 应用静脉留置针的特点 新生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理技术的难点,留置针的应用减少了穿刺的次数,避免了反复穿刺对新生儿头皮的损伤,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静脉留置针等于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道,有利于新生儿抢救成功率的提高。
     
  新生儿肾脏对药物清除功能很低,对许多主要从肾脏排泄的药物易发生蓄积中毒,故新生儿用药时间间隔常为8~12h。应用留置针可按时给药,且不增加液体量,又确保药物发挥作用,避免了以往连续输液可能导致液体量增多、心脏负担加重以及过分限制滴速造成的针尖堵塞。
     
  新生儿头皮表浅,皮下脂肪少,皮肤柔嫩,刺激性药物的外渗极易引起局部皮肤坏死。留置针的套管在血液的湿度、温度下有很好的柔韧性,与穿刺点的血管壁衔接紧密,留置于血管内易于固定,不会陷入血管壁,杜绝了药物外渗引起的局部坏死。本组248例中无一例出现局部坏死。静脉内营养常需输入一些高浓度的液体(20%脂肪乳、氨基酸),另外还有全血、血浆和成分血,留置套管内径较大,柔软性较好,具有良好的扭曲恢复特性,能保证流率,有利于高浓度液体的输入,确保新生儿能量的供给及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
   
  2.2 早期留置静脉留置针 新生儿容易置管的头皮静脉较少,为了保护静脉,提高穿刺成功率,建议早期留置。本组4例置管失败均因条件好的静脉已破坏。新生儿头皮静脉表浅,故进针角度宜小,进针速度要慢,以免刺破静脉后壁,引起液体渗出,进针时直刺静脉,让更多的导管保留在静脉内。本组5例外渗,4例发生在置管1天内,其原因是刺破静脉后壁引起;1例发生在置管第3天,其原因是血管太细,弹性差,回流不畅引起。
   
  2.3 加强护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一定要待消毒液干后方可穿刺,否则易刺激静脉,引起局部红肿;保持穿刺点局部皮肤和无菌透明敷料的干燥;无菌透明敷料一般3天更换1次,但如果出现潮湿时(汗液、药液)应立即更换。本组8例局部红肿者均为上述原因引起。另外,应随时观察局部有无红肿、渗液和阻塞情况,并及时处理。应用肝素封管时,严格要求掌握浓度、剂量、失效期,以免过量引起出血倾向。对不能用肝素封管的患儿(有出血倾向)可用生理盐水封管,6~8h冲管1次,防止导管阻塞。本组4例堵管中2例是用生理盐水封管未及时冲管所致。
   
  (编辑建 光)

  作者单位:311200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小儿科 

作者: 邵媛仙 占建华 俞钱华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