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5期中医中药

逍遥蒌贝散治疗乳腺增生病92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乳腺增生病是乳房部一种非炎症性疾病,以乳房肿块、经前肿痛加重,经后减轻为特征。临床以乳房胀痛为主症。64例一侧乳房发病,28例双乳发病。2诊断标准根据中国中医学会乳腺专业组1987年制定的诊断标准,并参考其有关文献拟定。...

点击显示 收起

    乳腺增生病是乳房部一种非炎症性疾病,以乳房肿块、经前肿痛加重,经后减轻为特征。在中青年妇女中发病率很高,已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多年来用逍遥蒌贝散加减治疗本病9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2例均为近3年的门诊患者,符合诊断标准。其中20岁以下6例,21~40岁70例,41岁以上16例。病史最长3年,最短2个月。临床以乳房胀痛为主症。64例一侧乳房发病,28例双乳发病。查体可触及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结节,触痛明显,推之可移,与皮肤及深部组织无粘连。病史多伴有性情急躁或抑郁,胸闷痰多或见咽部有异物感。行经妇女往往伴有月经不调或痛经,脉象以弦细或弦滑多见。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中医学会乳腺专业组1987年制定的诊断标准,并参考其有关文献拟定。(1)主诉持续性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2个月以上;(2)主诉单侧或双侧乳房中肿块的持续存在2个月以上,乳房触诊腺体增厚,呈块状或大小不等结节,触痛明显;(3)乳房疼痛、肿块等随月经周期或喜怒情绪变化而增减者;(4)彩超符合乳腺增生症特征;(5)除外乳房其他良恶性病变。

    1.3 治疗方法 逍遥蒌贝散加减:柴胡12g,当归15g,白芍12g,白术10g,茯苓15g,瓜蒌12g,浙贝母15g,半夏12g,牡蛎30g,胆南星6g,山慈姑6g,疼痛甚者加川楝子15g,元胡12g,肿块较大者加甲珠6g,夏枯草15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10天为1个疗程,依病情服用2~3个疗程。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中医学会乳腺专业组1987年制定的疗效标准。痊愈:乳房疼痛及肿块消失;显效:乳房疼痛消失或偶见胀痛,肿块缩小1/2以上;有效:乳房疼痛有所减轻,肿块缩小不足1/2;无效:乳房疼痛,肿块无明显变化或疼痛有所减轻而肿块无变化。

    2.2 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61例,占66.3%;显效21例,占22.8%;有效7例,占7.6%;无效3例,占3.3%。总有效率为96.7%。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34岁,双乳胀痛伴肿块10个月,经前痛甚。曾服乳癖消,疼痛缓解,近日因心情不舒加重,伴心烦失眠,咽部异物感,触诊双乳外上象限触及约3cm×2cm大小,形态呈圆形,质地中等,界限欠清的包块,触痛明显,推之可移,不与皮肤粘连,苔薄白,脉弦滑。中医诊断为乳癖。辨证为肝部痰凝,治以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方用:柴胡12g,当归15g,白芍12g,白术10g,茯苓15g,瓜蒌12g,浙贝母15g,半夏12g,牡蛎30g,甲珠6g,夏枯草15g,元胡12g,服用5天疼痛缓解,1个疗程肿块变软,2个疗程治愈,随访1年无复发。

    4 讨论

    乳腺增生病可分为单纯性乳腺增生和乳腺囊性增生两种。前者病理表现为纤维组织增生,腺小叶发育不规则和腺上皮轻度增生,后者伴有腺上皮明显增生甚至瘤样增生,增生上皮处的乳管扩张或形成囊肿。与人体内分泌失调致卵巢功能失调有关,常见于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分泌过多。属祖国医学的“乳癖”范围,它最早见于汉·《中药经》,清·《疡科心得集》对该病的症状描述较为具体,其云:“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而消长,此名乳癖。”乳房为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经脉所络之处,故其病变多责之于肝胃,忧思郁怒,情怀不畅,肝气肝血因之凝滞,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复因木乘土而影响脾胃食纳运化功能,津液留聚,痰生湿酿,痰瘀互结,结成肿块。逍遥蒌贝散恰合病机。为有效之良方,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编辑田 雨)

    作者单位:034000山西省忻州市中医医院

作者: 芮建宏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