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8期临床护理

全密闭式输液方式的探讨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讨论全密闭式输液方式的安全性、有效性,对半开放式及全密闭式输液法优缺点的比较。全密闭式输液法有效杜绝了因输液造成的各种并发症,应积极推广密闭式输法方式在临床的应用。输液治疗法在医院的治疗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医疗护理中不可缺少的方法,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患者接受静脉输液的治疗方法来达到治愈......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讨论全密闭式输液方式的安全性、有效性,对半开放式及全密闭式输液法优缺点的比较。全密闭式输液法有效杜绝了因输液造成的各种并发症,应积极推广密闭式输法方式在临床的应用。
            
  输液治疗法在医院的治疗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医疗护理中不可缺少的方法,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患者接受静脉输液的治疗方法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然而目前临床使用的半开放式输液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因而就全密闭式输液法进行了探讨。

  1 输液中的不安全因素
    
  1.1 医院空气污染的因素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空气净化设备,门诊急诊室人员走动频繁,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将细菌、病毒播散到空气中,而细菌、病毒附着于空气中的尘埃、可悬浮颗粒物长时间停留在空气中,因此存在很大交叉感染隐患。加之病房内的人员流动,卫生清扫,大量的飘浮性尘埃粒子在病房空气中存在 [1,2] ,空气中的微粒和微生物借空气通路进入输液并随输液一起进入患者的血液,使原本应该绝对无菌的人体循环系统遭到外界微生物的侵袭。
   
  工作状态下病房病菌数平均为3036.43cfu/m 3 ,治疗台平面细菌数平均为14.5cfu/cm 2 ,而呈雾状的小颗粒在空气中会长时间停留,见表1。 

  表1 空气可悬浮颗粒物沉降1m所需时间 (略)
   
  1.2 空气过滤器与药液过滤器的因素 目前使用的一次性输液器上配装有终端药液过滤器,对输入静脉的液体起到了过滤的作用。同时受材料及技术的限制,国家在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的标准中规定“直径(20±1)μm的不洁性微粒,滤除率>80%”。对<15μm的微粒几乎不能滤除。输液器末端的过滤器孔径为15μm,完全无法滤除污染了输液的细菌、真菌、病菌等微生物。
     
  由此可见,病房空气中含<0.5μm的微粒和细菌,通过空气过滤器进入药液,随药液必然进入患者体内,所以目前配备在一次性输液器上的空气过滤器及药液过滤器均满足不了输液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见表2。

  表2 各病原菌的直径大小 (略)
    
  2 全密闭式输液方法的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半密闭式输液方法在输液治疗中,因输液瓶不能扁瘪,因此输液过程中需要空气不断经通气管路进入溶液产生压力,空气中的灰尘、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可由此进入玻璃瓶内污染液体引起输液反应。同时一些易氧化的药物与进入瓶内的空气接触,造成部分药物浓度降低,减弱治疗效果问题,国外研究表明,暴露于医院病房的静脉输液其受污染的几率是暴露于洁净室的静脉输液污染几率的10倍。
   
  软袋装输液因其袋壁在空气压力下被压瘪,在输液过程中无需使用进气通路,从而彻底避免了外界空气对输液的污染,真正实现了全密闭式输液。
     
  目前进入医院的软包装输液袋柔韧性强,袋壁可塌陷,袋内的全部液体在大气压力下可通过封闭的输液管通路输注给患者,消除空气污染及气体栓塞的危险。而且输液的全过程中液体不与空气接触,防止了液体受污染,软包装输液的材料性质稳定,不与任何药物产生化学反应,药物吸收性极低,具有重量轻,有较高的柔韧性,易运输、储存及使用。
    
  3 使用全密闭式输液,改善输液质量,提高输液安全性
    
  在临床推广使用全密闭式输液方式,其目的不仅可以有效地杜绝空气中的细菌、微粒等进入人体内,改善输液质量,而且提高了输液的安全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对医疗技术水平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采用全密闭式输液方式输液可满足人们对医疗保健更高层次的要求,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接轨,有效地推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玉联,陈琼芳.创建现代化的消毒供应室.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5):450-453.
   
  2 张晓春,许乐.加强供应室质量管理控制医院感染.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63-64.
   
  (编辑海 天)

  作者单位: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作者: 刘磊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