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9期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4例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组采用克罗米芬、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观察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妊娠率达55。...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克罗米芬、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观察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中药治疗。 结果  治疗组妊娠率达55.9%,观察组妊娠率35.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能提高疗效,减少西药的用药量及副反应。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
      
  克罗米芬(CC)、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药物,已被临床广泛用于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但常常排卵率高,而妊娠率低,有时还会产生副反应,如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卵泡过早黄素化(LUF)或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综合征(LUFS),影响卵子质量、胚胎质量而增加流产率 [1]。如何减少副反应,提高妊娠率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自1999年起,笔者运用中医活血补肾法联合西药促排卵药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1999年3月~2004年3月我院不孕不育专科门诊的排卵障碍性不孕68例,不孕时间1~8年,年龄23~41岁,所有病例均符合《中药新药治疗女性不孕症临床指导原则》中无排卵所致不孕症的诊断标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治疗组平均年龄(27.92±4.46)岁,观察组平均年龄(30.13±4.01)岁;治疗组平均不孕时间(3.32±1.72)年,观察组平均不孕时间(3.36±1.87)年;治疗组原发性不孕23例,继发性不孕11例;观察组原发性不孕21例,继发性不孕13例,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西药治疗 两组均于月经第5~9天,每日服CC50mg,如不能诱导排卵,下一周期月经第5~9天起,每日肌注HMG75U,第9天开始监测卵泡发育,根据个体差异调整用量,卵泡直径达18mm时改肌注hCG诱导排卵。
   
  1.2.2 中医中药治疗 自拟活血补肾处方:丹参30g,郁金12g,桃仁12g,红花10g,菟丝子15g,肉苁蓉15g,枸杞子15g,巴戟天15g,桑椹12g,紫河车10g,赤芍12g。闭经、月经稀发、型体肥胖者合二陈汤;肝气郁结者加香附、柴胡、白芍等。于月经周期第1天至排卵后3天服用,每日1剂,煎2次,取400ml药液,分2次服用。
   
  1.3 观察指标 阴道B超检查,采用日本TOSHIBA SSA-240A超声诊断仪,PVF-621VT7MHz阴道探头,由专人操作。月经后9天开始,卵泡直径≤10mm,每3日监测1次;卵泡直径>10mm,隔日1次;卵泡直径≥15mm,每日1次;当卵泡直径≥18mm时,测量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

  2 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均能诱导排卵,HMG(75u/支)用量,治疗组4~6支,观察组6~12支,治疗组用量明显少于观察组。

  治疗组的子宫内膜厚度为(9.9±1.1)mm,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厚度(7.9±2.1)mm,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妊娠者19例,占55.9%,观察组妊娠者12例,占35.3%,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有2例使用HMG出现OHSS需住院治疗,治疗组无副反应。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肾藏精,主生殖,肾所藏之精为先天之精,是肾主生殖的物质基础,胞宫的功能主要主月经和孕育。《素问·奇病论》谓“胞脉系于肾”,故肾与胞宫关系密切,肾精充足,肾气旺盛,为经间“的候”、“真机”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为“天癸至”(排卵)创造条件,肾之精血是女性生理活动的基础,因此,肾气虚衰,精血亏虚,肝郁血瘀,可影响生殖功能,引起排卵障碍,子宫内膜薄而不利于受精卵着床,导致不孕症的发生。本文治疗以活血补肾法贯穿其中,按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处方用量有所侧重,月经期(月经周期第1~5天)理气活血、调经补肾,重用归尾、赤芍、川芎、丹参等,通因通用促使正常行经。经后期(月经周期等5~14天)以滋阴养血为主,兼顾补肾活血,重用菟丝子、肉苁蓉、枸杞子、女贞子、丹参、巴戟天等,利于卵泡发育,子宫内膜增厚。“真机”期(月经周期等14天左右)重用理气活血之品如红花、赤芍、丹参、香附、郁金,不能忽视阳郁不达而致不排卵,减少西药的副反应。方中用菟丝子、肉苁蓉补肾益精,滋而不燥,补而不峻;枸杞子、桑椹滋补肝肾,正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巴戟天鼓舞肾气,使肾精充足、肾气旺盛;丹参、桃仁、红花、赤芍活血通窍改善子宫内环境,增强输卵管功能,同时预防OHSS的副反应;郁金、香附疏肝理气调经,引诸药达于胞宫,全方共奏活血补肾之功。
   
  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可缩短单纯中药治疗的疗程,减少西药的副反应,提高受孕率,推测其机制可能是中药对人体神经内分泌性腺功能进行全身整合调节(阴阳平衡、脏腑协调),既重视机体的完整统一性,又重视性腺局部的调整,在治疗过程中起双向调节作用 [2] 。

  参考文献
    
  1 张丽珠.正确掌握促排卵适应证.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5,11(5):258-259.
   
  2 程泾.中西医结合生殖医学理论与实践新进展.澳门: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0,6-10.
    
  (编辑晓 青)

  作者单位:511300广东省增城市妇幼保健院 

作者: 陈岳云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