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10期中医中药

脾胃病辨治体会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脾胃病的辨证以虚实、气血、寒热为辨证要点。治疗方面,重视处理好纳化、升降、润燥、脏腑四大关系,重视风药的应用,坚持方药。把握好辨证要点,处理好各种关系,就能做到辨证准确,治法灵通,屡获良效。1996年8月至今,笔者在辨治脾胃病方面有一些初浅体会,现总结如下。...

点击显示 收起

  脾胃病的辨证以虚实、气血、寒热为辨证要点;治疗方面,重视处理好纳化、升降、润燥、脏腑四大关系,重视风药的应用,坚持方药。把握好辨证要点,处理好各种关系,就能做到辨证准确,治法灵通,屡获良效。1996年8月至今,笔者在辨治脾胃病方面有一些初浅体会,现总结如下。
   
  脾与胃互为表里,经脉互相络属,同居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是中医界人人皆知的至理名言。人在出生之后,主要靠脾胃功能的正常,保证生长发育、生命活动的需要。“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二者相互配合,消化水谷,吸收精微,以营养全身。脾为湿土,以升为顺;胃为燥土,以降为和;脾湿胃燥,脾升胃降,燥湿相济,升降得调,则体健少病,故二者在生理上相辅相成,而在病理上往往互相影响。李东垣在《脾胃论·卷上·脾胃胜衰论》中说“饮食不节则胃病,……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故亦从而病焉。形体劳役则脾病;……脾既病,则其胃不能进行津液,故亦从而病焉”,说明脾病可及胃,胃病也可及脾。

  1 辨证方面
    
  1.1 辨虚实 一般而言,病而胀、闭结不通为实,病而不胀、无闭结者为虚;食后痛甚者多实,空腹疼痛者多虚;拒按者多实,喜按者多虚;脉盛气盛者多实,脉虚气怯者多虚;痛剧而坚、固定不移者多实,痛缓痛处不定者多虚;新病体壮者多实,久病体弱者多虚;脉弦滑尤以关部弦滑属实,脉细、濡、沉者多虚。
   
  1.2 辨气血 若以胀痛为主,伴见嗳气者多属气滞;痛如针刺或如刀割者,多为血瘀。初病多在气,久病入络、病久多瘀。一般气滞痛浅而较轻,未及络脉;血瘀痛深而较重,病在络脉。《沈氏尊生书》云:“气运于血,血随气以周流,气凝血亦凝矣,气凝在何处,血亦凝在何处。”
   
  1.3 辨寒热 疼痛暴作,遇寒则甚,得温痛减为寒证;中焦灼痛,痛势急迫,得寒则减,遇温则甚为热证。

  2 治疗方面

    
  2.1 处理好纳化关系 对于脾胃系统,胃主纳属阳,脾主化属阴;无纳则无所以化,无阳则无所谓阴,缺一不可。若胃的受纳功能失常,则纳呆、呕吐、呃逆,则应在辨证的基础上,加强其功能;若脾的运化功能失司,出现痰饮、泄泻、呕吐、腹胀等病症,则应重视脾的运化功能。
   
  2.2 处理好升降关系 人云有生,一气而矣。人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神明变化,无有穷尽,若分而言之,岂止万千,若概而言之,曰气机升降而已矣,故《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临证指南医案》:“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若胃的通降失常,胃气不降,在上者则为噎膈,在中者则脘腹胀痛,在下者则便秘,不降反升则发生呕吐、嗳气、呃逆、反胃等,脾升失司,脾气不升则脘闷,食后思睡,腹胀腹泻,饮食不香,疲弱无力,精神倦怠等,不升反降则出现中气下陷而发生内脏下垂、脱肛、大便滑脱不禁及崩漏等,是故治法虽多,功在其一,曰调整气机,复其升降而已矣。
   
  2.3 处理好润燥关系 《临床指南医案·脾胃门》:“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始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脾为湿土,胃为燥土,燥润适当,脾胃功能才能正常。

  2.4 处理好脏腑关系 临床上,往往胃病及脾,脾病及胃,以致脾胃同病,单独胃病,脾病少见,而脾胃同病者占大多数,故应处理好“脾胃分治”、“脾胃同治”的关系,绝不可一概而论。
   
  2.5 重视风药的应用 脾胃病运化失职,致津液不得运化传输,故湿从内生,聚而为患,湿为水类,风可干之,故当借助风药以胜湿邪,无论上中下之湿邪,得风药行经则湿易去,五行相胜之理不可忽视也。
   
  2.6 坚持方药 脾胃病的治疗,“立竿见影”、“覆杯即安”者少见,是故明确诊断,拟定方药后,若不是病情有较大变化,一般不宜朝方夕改,左换右变方药,应坚持不变,直到取得相应疗效为止,绝不可急于求成,寅定卯移,茫无法度,导致寒热、温凉杂投,攻补和解并举,最终治疗失败。
    
  (编辑乔 晓)

  作者单位:671600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中医院

作者: 何云长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