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11期中医中药

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是一首调补脾胃、升阳益气的方剂,其配伍特点是升提药与补气药同用,方中黄芪补气益肺固表。人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和中。患者2个月前出现心悸、胸闷憋气,心电图示心肌劳累,静滴香丹注射液、维脑路通等药物未见明显好转,却出现大便困难,应用通便疗法不但无效,反而加重,小腹坠......

点击显示 收起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是一首调补脾胃、升阳益气的方剂,其配伍特点是升提药与补气药同用,方中黄芪补气益肺固表;人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和中;陈皮理气;柴胡、升麻助参、芪以升举阳气;当归补血,专为气虚发热、气虚内脏下陷而设。笔者在临证中试用于脾胃虚弱、清阳不升引起的多种疾病,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大便困难
    
  患者,女,36岁,因大便困难1月余,于2003年8月2日来诊。患者2个月前出现心悸、胸闷憋气,心电图示心肌劳累,静滴香丹注射液、维脑路通等药物未见明显好转,却出现大便困难,应用通便疗法不但无效,反而加重,小腹坠胀,频繁临厕,欲解无力,甚至满头大汗,筋疲力尽,大便反而稀薄,现患者神疲气怯、面色萎黄、头晕失眠、胸闷气短、乏力自汗,活动后加重,上至二楼即满脸大汗,语不接续,月经量少色淡,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而腻,脉细弱。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以益气升阳举陷,处方: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5g,柴胡9g,升麻9g,陈皮9g,薏苡仁15g,炙甘草9g,莲子15g,桔梗9g,酸枣仁15g,服用5剂则下腹坠胀明显减轻,大便次数减少,稍微成形,继服10剂大便正常,其余症状大减,继服补中益气丸1个月,诸症消失,心电图正常。半年后因工作过度疲劳而复发,治疗同前而获治愈。
   
  按:本例属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气血本虚而误用活血通便以耗气伤阳,故气虚益甚。脾为先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不足;肺主一身之气,脾气虚则肺气虚,肺主肃降,与大肠相表里,“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肺气虚肃降无力故大肠传导无力;脾主升清,清气在上则生飧泄,胃主降浊,浊气在上则生 月 真 胀,故小腹坠胀大便无力而稀薄。补中益气汤补益脾胃、升阳举陷,加山药、薏苡仁、莲子健脾益气,利湿止泄,桔梗开宣肺气,寓下焦治上,“提壶揭盖”之意,酸枣仁养血安神,诸药合用,使中气充足,清升浊降,大便自利,诸症皆除。

  2 尿失禁
    
  患者,女,45岁,因尿意频急并有少量尿液溢出1年,于2004年8月9日就诊。患者3年前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1年来出现尿失禁,于站立及咳嗽、大笑时均可导致少量尿液溢出,伴头晕乏力、神疲消瘦、自汗气短、腰膝怕冷、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证属中气下陷,肾气不固,处方:黄芪30g,党参15g,茯苓12g,白术12g,柴胡9g,升麻9g,陈皮9g,益智仁15g,山药15g,菟丝子15g,肉桂5g,服5剂尿失禁减轻,继服8剂则尿不自溢,腰膝怕冷亦明显减轻,继服5剂,再给予补中益气丸和金匮肾气丸口服1个月,其他诸症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中精气靠脾胃化生水谷精气滋养充实,肾主水,司二便,今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则肾气不足,不能固摄小便,导致小便失禁,治宜补中益气、益肾缩尿,使统摄有权,则尿不自溢。

  3 溢泪症
    
  患者,女,35岁,因看书流泪13年,于2004年5月12日就诊。起初长时间看书禁不住双目少许流泪,逐渐加重,现持续不足5min即流泪,长时间看电视也出现此症,眼科检查无异常,伴眼睑疲劳、周身乏力、纳呆失眠、声低气怯、面色萎黄、唇舌色淡,舌苔薄白,脉弦细无力。证属气血虚弱,泪窍失养,治宜补中益气养血柔肝,处方:黄芪15g,党参15g,茯苓12g,白术12g,升麻9g,柴胡9g,桔梗9g,当归15g,白芍18g,陈皮9g,何首乌15g,枸杞9g,炙甘草9g,酸枣仁30g,服用6剂眼睑乏力减轻,睡眠好转,又服12剂,豁然而愈,继服补中益气丸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灵枢·大惑论》云:“五脏六脏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肌肉之精为约束”。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胞睑属脾,而泪窍在胞睑之中,故属于脾,“清阳出上窍”,脾气散精营养目窍,今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清阳不升,则泪窍失养,固摄无力致泪水自溢。另一方面,肝藏血开窍于目,泪为肝之液,“肝得血则能视”,体阴而用阳,固治宜补中益气配合养血柔肝,气血充足上荣清窍则目窍开合有度,泪窍固摄有权,泪不自溢。
   
  以上病例虽然症状各有不同,但其病机却都是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故采取异病同治的方法,用补中益气汤随证加减,均取得较好疗效,印证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科学性。以上病例皆为脾胃久虚,故宜在症状消失之后予以丸剂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编辑子 涵)

  作者单位:253015山东德州恒丰纺织公司卫生所

作者: 孙桂荷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