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14期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肺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对其检测肺炎病原准确性在逐渐提高。尤其是我院为方便患儿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诊断肺炎,对支原体感染所致的肺炎阳性率高,敏感性强,患儿易于接受。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我院儿科自2002年1月~2004年7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64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

点击显示 收起

  肺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对其检测肺炎病原准确性在逐渐提高。尤其是我院为方便患儿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诊断肺炎,对支原体感染所致的肺炎阳性率高,敏感性强,患儿易于接受。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我院儿科自2002年1月~2004年7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64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为2002年1月~2004年7月来源于儿科门诊及病房,诊断符合《实用儿科学》(第7版)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及实验室诊断标准。临床按就诊顺序以3∶1的比例将患儿随机分为中西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组64例,男34例,女30例;年龄1~14岁(中位数6.9岁);病程在2~4.5天,平均3.5天。对照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15个月~14岁(中位数7.8岁);病程2~4天,平均3.2天。

  1.2  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  (1)1~3岁采用咽拭子(患儿易接受);(2)4岁以上采用静脉抽血检测支原体抗体。

  1.3  治疗方法

  1.3.1  西药组(对照组)  采用阿奇霉素(洛贝尔)10mg/(kg·d)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150~300ml静脉点滴。最长用到5天,如无痊愈可改用红霉素静点。并同时对症给以退热及止咳药物治疗。

  1.3.2  中西药组(治疗组)  在应用阿奇霉素静脉点滴的同时,根据中医辨证给予中药免煎剂口服。痰热闭肺型运用清热宣肺止咳为主,药用麻杏石甘汤加减;肺脾气虚型,益气健脾,人参五味子汤加味。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局发布中医疾病诊断疗效标准。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X线胸片及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X线胸片吸收好转;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X线胸片吸收好转;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胸片无改善。

  2.2  疗效分析  治疗组:痊愈59例(92.2%),显效4例(63%),有效1例(1.6%)。对照组:痊愈23例(71.9%),显效7例(21.9%),无效2例(6.3%)。治疗时间:治疗组7~11天,平均8.5天;对照组10~18天,平均15天。

  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且治疗组疗程也明显短于对照组。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一种病原微生物,是引起小儿肺炎常见的病原体。我院实验室采用方便不同年龄儿童的两种检测方法,使患儿易于接受,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可靠的指导意义。

  肺炎支原体因其结构缺乏细胞壁,所以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敏感,但从临床实践来看,疗效并非理想,尤其是这类抗生素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使部分患儿难以接受。对此,笔者在应用西药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对于证属痰热闭肺型者药用麻黄、石膏清热宣肺;杏仁、莱菔子、炙百部化痰止咳;黄芩、鱼腥草、白花蛇舌草清肺胃之热,诸药起到清热宣肺止咳之功。证属肺脾气虚型,药用太子参、茯苓、炒白术以益气补脾,培土生金;五味子收敛肺气,黄芪补气止汗;紫菀、冬花、枇杷叶润肺止咳,诸药起到益气健脾止咳的功效。

  总之,随着支原体肺炎检测手段的发展更新,促进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疗效在显著地提高。临床观察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疗程短,故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

  作者单位: 161000 黑龙江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市中医院

  (编辑:昱  冰)

作者: 魏 萱,张 铁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