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15期

慢性乙、丙型肝炎与肝细胞损伤的临床免疫学分析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与慢性丙型肝炎的肝细胞免疫性损伤情况。方法检测195例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肝炎病毒标志性抗原及抗体,并检测血清中ALT和免疫球蛋白(IgG、IgM、IgA),部分标本以PCR法或RT-PCR法检测病毒基因(DNA或RNA)。结果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均存在明显的肝细胞免疫......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比较慢性乙型肝炎与慢性丙型肝炎的肝细胞免疫性损伤情况。方法  检测195例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肝炎病毒标志性抗原及抗体,并检测血清中ALT和免疫球蛋白(IgG、IgM、IgA),部分标本以PCR法或RT-PCR法检测病毒基因(DNA或RNA)。以113例体检正常者为正常对照。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均存在明显的肝细胞免疫性损伤,患者血清中 ALT和免疫球蛋白的平均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慢性丙型肝炎较慢性乙型肝炎的肝细胞免疫性损伤明显,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ALT和免疫球蛋白的平均水平及白蛋白、球蛋白比例(A/G)倒置率较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显著增高,P<0.01。结论  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除肝细胞本身的致病作用外,肝细胞的免疫性损伤是主要的,会引起肝功能显著异常,且慢性丙型肝炎引起肝细胞免疫性损伤较慢性乙型肝炎严重,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关键词】  慢性病毒性肝炎;免疫;肝细胞损伤

  病毒性肝炎是由嗜肝细胞病毒所致的全身性传染病,临床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中,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一般均为急性感染,无慢性过程[1]。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则由于病毒寄生于肝细胞内并不断复制及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均可造成病毒持续在肝细胞内演变为慢性肝炎,并出现肝细胞的免疫性受损[2]。本文就本室自 2003年检测的195例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肝细胞受损情况作出与正常人群比较及两者间的比较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慢性乙、丙型肝炎患者共 195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123例(以HBsAg相隔6个月以上仍为阳性者为观察对象)年龄为11~59岁,“大三阳”14例,“小三阳” 97例,“HBsAg(+),抗-HBc(+)”者12例;慢性丙型肝炎72例,年龄为 18~52岁。以113例体检正常者为正常对照组。

   1.2  试剂与仪器  乙肝“两对半”及抗-HCV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公司出品;血清ALT、白蛋白、球蛋白检测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公司出品;HBV-DNA及HCV-RNA检测试剂盒由华美生物工程公司出品;gG、IgM、IgA试剂为BECKMAN-COULTER原装试剂;DYNEX(MRX)酶标仪;THERMOLYNE(AMPLITRON1)扩增仪;BECKMAN-COULTER array360型特定蛋白分析仪;日立7171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  方法  ELISA法检测血清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CV-IgG:PCR法检测血清HBV-DNA,RT-PCR法检测血清HCV-RNA;速率法检测血清中的ALT及白、球蛋白(A,G);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中的IgG、IgM、IgA。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 检验

   2  结果

   2.1  慢性病毒性肝炎组与体检正常对照组检测结果  见表1。

   2.2  慢性乙型肝炎组与慢性丙型肝炎组检测结果   见表2。

   表1  慢性病毒性肝炎组与体检正常对照组检测结果  例(略)

    注: 两组各检测项阳性增高率经 χ2 检验,P<0.01,表明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慢肝组各检测项目的阳性增高率高于正常对照组


 表2  慢性乙型肝炎组与慢性丙型肝炎组检测结果  例(略)

 

     注:两组检测项目的阳性增高率经χ2 检验,P<0.01。表明两组各检测项目结果的差异有显著性,慢性丙型肝炎组各检测值均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慢性乙肝组“大三阳”模式 14例,“HBsAg(+),抗-HBc(+)”模式12例,均为小样本,不宜与慢性丙型肝炎组比较;经 χ2 检验,P<0.01,可认为乙肝“小三阳”模式组患者各检测项目的阳性增高率显著低于慢性丙型肝炎组

 

  2.3  对两组肝炎患者的病毒检测  慢性乙型肝炎组中对62例进行HBV-DNA的检测,发现41例阳性,慢性丙型肝炎组中对22例进行HCV-RNA的检测,发现20例阳性。

  3  讨论

  临床上常见的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是由乙、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而引起的慢性活动性肝炎,是以肝细胞免疫受损为主的慢性进行性炎症综合征[1]。肝细胞的免疫受损是由于乙、丙型肝炎病毒侵袭机体,损伤机体的免疫细胞,造成免疫功能缺陷,主要表现为Ts细胞缺陷,从而解除了T淋巴细胞对自身组织细胞的耐受性,使其对包括肝细胞在内的自身组织细胞产生细胞毒作用,如产生抗肝细胞膜特异性脂蛋白(LSP)抗体。加之乙、丙型肝炎病毒本身的致病损伤作用,便造成肝细胞变性坏死,导致肝脏功能的障碍[3]。故实验观察中,我们发现慢肝组患者血清中ALT值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性增高,且血清A/G倒置明显。

  乙、丙型肝炎病毒侵袭机体造成免疫细胞受损,也包括肝内枯否细胞受损,功能降低,无法正常处理抗原,致多量的抗原被脾脏摄取而出现免疫球蛋白高于正常水平。此外,Ts细胞缺陷也解除了对B细胞产生抗体的抑制作用,引发血清中出现大量的自身抗体(多属IgG类)[4]。我们的研究检测中也发现慢肝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量显著性增高,且以IgG类增高最明显占比例最大。也有患者表现为IgG、IgM、IgA同时增高,此多为病毒造成肝功能免疫性损伤较严重的标志[5],而我们的研究中也发现此类患者100%(21/21)伴有血清ALT值增高和A/G倒置。

  乙肝病毒一般不直接损害肝细胞,而是病毒寄生于肝细胞内引发特异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以及产生的抗-LSP抗体等自身抗体等都会介导明显的对肝细胞的免疫性损伤,从而导致肝功能异常[6];丙型肝炎病毒寄生于肝细胞内,一方面会因病毒不断复制直接损害肝细胞功能,另一方面也会出现类似乙肝病毒所致的免疫损伤,特别是由丙肝病毒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产生免疫复合物,又直接加重肝功能受损,有研究表明血清中免疫复合物的检出与ALT反复升高相平行[6,7]。可能是多种损伤因素效应的叠加,导致了我们观察中发现的慢性丙型肝炎较慢性乙型肝炎的肝功能受损大的现象。

  本研究中,无法对每一例观察对象做病毒基因(DNA/RNA)检测,尤其是HCV-RNA检测例数甚少,仅凭抗-HCV阳性筛选观察对象,可能混入抗-HCV阳性的丙肝痊愈者,即观察到的ALT正常的慢性丙肝患者中可能包含ALT代偿性正常的慢性丙肝患者和仅抗-HCV阳性的丙肝痊愈者。而又因抗-HCV阳性与HCV-RNA阳性呈密切相关[8];慢性丙肝患者抗-HCV检出率很高[9],故认为此误差较小,不会造成对研究结果的显著性干扰。

  结果表明慢性乙、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的免疫性损伤应受到临床医疗的足够重视,建议以血清ALT、A/G、免疫球蛋白及自身抗体(如抗-LSP等)指标监测患者肝功能免疫性受损情况,以便更准确地判断和指导临床诊治。

  【参考文献】

  1 西冈久寿弥.HCV抗体の免疫学:临床意义と问题点.临床杂志(内科),1991,(49):267.

  2  彭玉伟.病毒性肝炎研究.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4-45.

  3  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传染病学进展(第2辑).长春:长春出版社,2001,63-72.

  4  刘锡光.病毒性肝炎实验诊断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00-402.

  5  高寿征.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262-269.

  6  McGaughan GW, Shackel NA, Gorrell MD. Discussion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between chronic hepatitis B and C hepatic lesion.Gastroenterology,2001,121(5):1263-1264.

  7  Lee YS, Yoon SK, Chung ES,et al. The relationship of histologic activity to serum ALT, HCV genotype and HCV RNA titers in chronic hepatitis C.J Korean Med Sci,2001,16(5):585-591.
  8  Tan FU, Cetinkaya H, Erden E,et al. Dual benefit from intramus
cular interferon-beta treatment in a patient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and chronic hepatitis-C virus infection. 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2,49(48):1686-1687.

  9  Bukh J, Forns X, Emerson SU,et al. Studies of hepatitis C virus in chimpanzees and their importance for vaccine development. Intervirology,2001,44(2-3):132-142.

  作者单位: 650032 云南昆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检验科

    (编辑:子  涵)

 


 

作者: 张悦,陈忠明,王惠萱,李雪梅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