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16期

血液黏度测量方法及质量控制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随着血液流变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其测试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及研究单位开始重视这一极具临床价值的测试手段在医疗检测中的重要作用。在众多血液流变学指标中,血液黏度作为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征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检测已被广泛开展,本文就近几年血液黏度的测量方法和质量监控研究状况探讨如下。1血液黏度......

点击显示 收起

  随着血液流变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其测试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及研究单位开始重视这一极具临床价值的测试手段在医疗检测中的重要作用。在众多血液流变学指标中,血液黏度作为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征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检测已被广泛开展,本文就近几年血液黏度的测量方法和质量监控研究状况探讨如下。

  1  血液黏度测量方法及仪器的种类

  自从20世纪 80年代血液黏度测定应用于医学临床以来,血液黏度测量方法也经历了几种方法的比较和改进,逐渐有了统一认识,目前,国内较为普遍应用的主要有毛细管黏度计和回转式黏度计,它们各有其优势和不足。

  11  毛细管黏度计  此型黏度计主要根据哈根—泊素叶定律而设计,如果控制相同的体积、压差、管径及管长,则流体黏度与流过一定管长所用的时间成正比。此型黏度计对于牛顿流体,如血浆黏度较好。

  12  回转式黏度计  回转式黏度计主要有圆筒式黏度计和锥板式黏度计2种,圆筒式主要根据液体在两个同轴圆筒旋转过程加在内筒壁上的扭力矩换算成黏度。锥板式主要由一个圆平板和一个同轴圆锥组成,通过测量液体加在圆锥上扭力矩换算成液体的黏度。

  这2型回转式黏度计一般均采用循环水浴保温,因锥板式黏度计在质量上比较稳定,测定指标比较广泛,因此,在各大医院更为实用。

  2  血液黏度测定的质量保证

  血液黏度是血液组成及其性质的综合表达,除受诸多黏滞因素影响外,采血技术、抗凝方式、测试方法以及测试仪器和相关条件等对血液黏度的测定也有复杂的影响,因此,血液黏度的测定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断改进和完善操作技术,使之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21  仪器的选择与定标  毛细管型与锥板式黏度计比较,锥板式更为稳定,毛细管应严格控制温度,对毛细管的清洗及对比液体要求较严格。锥板式因可以测定血细胞的黏度,因此取血不能溶血,同一批或相比较样本应同一温度,较毛细管测定指标完善,质量监控可靠。

  血液黏度与切变率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很多专家建议,血液黏度的测定应包括较广阔的切变率范围,理想工作范围应包括1~200S-1的切变率。一般来讲锥板式黏度计可以提供精确的切变率,而毛细管反映的是平均切变率,因此测定全血黏度以选择旋转式黏度计为佳,而血浆黏度为牛顿流体,可以选择毛细管黏度计。

  对于初始工作的黏度计应进行精度检验和稳定性实验,即定标。目前一般采用已知黏度的标准牛顿油检验仪器,必要时应校准,合格的黏度计测定同一样本,其偏差低切应<1%,高切应<2%。稳定性实验是采用同一标本压积(40%~45%)测定10次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计算各切变率下的变异系数,要求为低切CV应<5%,高切应<2%。

  22  采血技术及血液处理  采血及血液处理不当均可造成血液黏度的明显误差,包括采血及实验中的空针、针头、吸管、吸头、试管等,同时实践证明采血时压脉带压力大小、血管受压时间、抽血时间及力量均应严格控制,避免异常高的切应力对红细胞的破坏。

  抗凝剂目前认为肝素及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最理想,抗凝剂多用固体粉末或液体烘干物。

  采血后影响血液黏度测定的主要因素是贮存时间和温度,取血后一般应立即进行测定(10~20min后测定为宜),常温血样贮存不应超过4h,4℃可延长至12h,不能冰冻保存,时间过长而液黏度增高。测量时必须混匀。防止沉淀造成取样不准。

  23  实验温度  血液黏度测定的实验温度建议在37℃进行,如无条件可于25℃进行,血样恒温必须控制在±05℃以内。

  24  正常值  血液黏度的正常值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地区性(如南北、高原与平原间差异等)、仪器的可变性等,因此,正常值必须从经过严格检查、健康状况良好的人群中获得,且不同地区生活水平和习惯的不同,血液黏度有不同的改变,目前尚没有普遍适用的正常值,即使是采用通用的仪器和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也是如此,因此不同地区和实验室应有自己的正常参考值。

  3  血液黏度检测在临床应用

  通过检测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可有效地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观察病情变化,预测疾病发展,估计疗效和预后,因此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且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般主要有如下变化。

  31  黏度增高  全血低切黏度增高,常代表了红细胞聚集性增强,是体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红细胞聚集后,便丧失了单个红细胞所具有的流动性,使血液黏度增高。临床上许多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肺心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周围血管病、烧伤、休克等均可造成红细胞聚集性增强,全血低切黏度增强。

  全血高切黏度升高,常代表了红细胞变形性异常,红细胞变形性是指正常红细胞能通过比其直径小得多的微血管,这说明红细胞在血液中沿流动方向变形或定向使其体积缩小,可引起红细胞在悬浮液中的有效容积浓度降低,导致血液黏度随切变率增加而降低,红细胞变形性是血液完成其生理功能的必须条件,变形性异常是一些疾病的病因或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如果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在高切变率范围内增加了红细胞之间的摩擦力,其黏度不能随切变率的增大而明显降低。则影响血液的流动性,造成微循环有效灌注降低,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高脂血症、糖尿病、肝病、血液病、急性心肌梗死等。

  血浆黏度升高常与血浆中所含的组分有关,纤维蛋白原影响最大,由于高分子的桥联作用以及其对红细胞表面电荷的影响使红细胞发生聚集,所以血浆黏度升高。血浆黏度同时还与血浆中蛋白质、脂类、糖类的增高有关,如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肿瘤、高脂血症、球蛋白增高症、风湿、高热、结核、烧伤等均可见血浆黏度增高。

  32  血液黏度降低  血液黏度低于正常,主要是由于血细胞压积减低所致,各种原因造成的出血、贫血以及尿毒症、肝硬化伴腹水症、急性白血病、长期营养不良等均可造成血液黏度降低。

  4  小结

  综上所述,血液黏度的测定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疾病诊断和治疗、预后众多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其影响因素很多,建议尽可能从上述诸方面加以控制,做好质量控制,才能保证血液黏度测定的稳定性,正确客观地评价血液流变性,为临床和科研服务。

  作者单位: 300193 天津,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部

  (编辑:云  兆)

 

作者: 贾玉敏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