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16期

膀胱造瘘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附58例体会)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直肠癌手术后并发症—膀胱排尿功能障碍,是一个普遍而又麻烦的问题,过去通常采用保留导尿以等待自主排尿功能恢复,但导尿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患者不愿接受,且易并发尿路感染。2000年始,笔者对58例直肠癌手术患者采用术中膀胱造瘘,经临床观察表明,此方法对于减少手术后尿路感染、简化测定残余尿过程、减少患者手术后......

点击显示 收起

  直肠癌手术后并发症—膀胱排尿功能障碍,是一个普遍而又麻烦的问题,过去通常采用保留导尿以等待自主排尿功能恢复,但导尿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患者不愿接受,且易并发尿路感染。2000年始,笔者对58例直肠癌手术患者采用术中膀胱造瘘,经临床观察表明,此方法对于减少手术后尿路感染、简化测定残余尿过程、减少患者手术后痛苦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共58例,男31例,女27例;年龄最大77岁,最小38岁,平均54.2岁。其中施行Miles术23例(包括后盆腔清扫术2例),Dixon术25例,Hartmann术7例,改良Black术3例,全组无手术
死亡病例。

  1.2  方法  (1)取直径3mm硅胶管1根,长约60cm,以新洁尔灭溶液浸泡灭菌备用。(2)术中经探查腹腔,证实肿瘤切除后,于切口下端膀胱前壁(腹膜外)戳1个小孔,将上述硅胶管插入膀胱约10cm(插入端剪一斜面),缝合膀胱将胶管另一端于切口旁戳孔引出,并与皮肤缝扎固定,接封闭式无菌集尿袋。(3)术后注意观察,防止胶管扭曲,每日更换集尿袋,术后4~5天起可间歇夹管,以锻炼膀胱功能。(4)自行排尿恢复后,即可测定膀胱残余尿。方法:先夹管3~4h后,令患者自行排尿,待其结束后开放造瘘管,测得并记录残余尿量,通常<60ml时即可拔管。

  2  结果

  (1)恢复自行排尿天数:2~14天,平均5.9天。(2)手术后至拔管天数:2~17天,平均9天。(3)拔管时残余尿量:2~90ml,平均25ml。(4)手术前后尿常规检验结果:见表1。(5)全组58例分别于手术后1周及2周(或拔管前)做尿细菌培养,结果发现:大肠杆菌感染4例,副大肠杆菌感染3例,白色葡萄球菌感染2例,产碱杆菌感染2例,产气杆菌及真菌孢子感染1例。

  表1  手术前后尿常规检验结果  (略)

  3  讨论

  3.1  直肠癌根治术或其他盆腔器官手术后,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的机制及导尿的缺陷  膀胱和括约肌的运动纤维接受起源于S2~4盆腔神经发出的副交感神经,膀胱的感觉则由T11~L2发出的交感神经支配,协调完成正常的排尿过程。直肠癌根治手术,由于盆腔内组织的广泛切除及上述神经纤维的部分切断或损伤,直肠切除后膀胱后倾,膀胱颈部漏斗状解剖结构的改变,必然导致程度不同的膀胱排尿功能障碍。对此,术后需保留导尿1~2周或更长时间,长期留置的导尿管不仅为细菌逆行感染提供了条件,而且因导管作为异物的存在使感染持续而不易治疗。有关文献认为:尿路感染是导尿术最常见、最重要的并发症,正常膀胱插管24h的感染发生率为6%,72h为50%,持续1周可达90%~100%,有学者指出,留置导尿3~5天的尿路感染发生率为95%。手术后患者因机体衰弱及创伤等原因,感染更易发生。本组术后采用耻骨上膀胱造瘘,感染发生率明显减少,尿培养结果中虽有几例存在致病菌,但均未出现尿路感染症状或高热等全身症状,这与良好的膀胱引流有关。

  3.2  术中耻骨上膀胱造瘘的优点材料及方法简单,费时少,对患者创伤极小,术后患者无特殊不适,避免了术后因导尿所致尿道疼痛,活动受限等弊端,夹管后患者即可离床活动,有利于术后康复。

  3.3  造瘘术后测定膀胱残余尿的优点极为方便,避免了留置导尿测残余尿时拔管—排尿—再导尿的繁琐手续,并且由于尿道无导管充塞,随时可观察自行排尿情况,了解膀胱功能恢复进程,正确指导拔管时间,克服了留置导尿在时间上的机械性和盲目性。本组拔管后未发生因排尿不畅而再次导尿者。

  通过临床实践笔者认为:耻骨上膀胱造瘘应用于直肠癌手术后,既可引流膀胱潴留,又无导尿之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单位: 200011 上海,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外科

  (编辑:邹  晔)

作者: 张雪元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