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18期

行气活血法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香丹注射液、血塞通片、血竭胶囊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结论行气活血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能与改善微循环,保证脑血流量,较快速纠正脑缺血有关。【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中医治疗急性脑梗死是中老年的多发病,常见病,其致残率非常高,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探讨高效、方便、快捷的......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香丹注射液、血塞通片、血竭胶囊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6例住院病例单盲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香丹注射液、血塞通片、血竭胶囊联用。对照组给予川芎嗪静脉输注。结果  治疗组总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73.72%和90.9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能使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数值显著降低(治疗前后自身比较,P<0.01),尤其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两项指标,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行气活血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能与改善微循环,保证脑血流量,较快速纠正脑缺血有关。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中医治疗
   
    急性脑梗死是中老年的多发病,常见病,其致残率非常高,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探讨高效、方便、快捷的治疗方法仍然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近年来,我们用行气活血法治疗了33例急性脑梗死住院病人,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66例患者经颅脑CT检查确诊为脑梗死,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入选病例均符合下列条件:(1)急性脑梗死,发生在72h之内;(2)首次发病或过去发病未留下神经缺损者;(3)瘫痪肌力<4级;(4)颅脑CT排除出血者;(5)无出血史、颅内高压及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48~80岁,平均62.5岁。对照组男17例,女16例,年龄45~78岁,平均60.3岁。两组年龄及病情程度差异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用十迪制药厂的香丹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并配合口服湖南湘制药有限公司的血塞通片2片/次,每日3次,以及口服顺德市大公医药有限公司的血竭4粒/次,每日3次,15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无锡市第七制药有限公司的盐酸川芎嗪注射液8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点滴,15天为1个疗程。

  1.3  实验室观察指标  观察血常规、血液流变学、凝血酶原时间等的变化。

  1.4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按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及生活状态进行评分。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7%以内;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t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略)

  2.2  治疗15天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数据比较  见表3。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略)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数据比较  (略)

  3  讨论

  活血化瘀中药能改善微循环已基本得到公认,但是中医医生具有“慢郎中”之称也是事实 ,故对于急、危、重证的中医疗法,目前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不断探讨高效低毒的中医疗法仍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比如中医治疗“中风”,目前还多是选择较轻的病例,单方疗效不高,复方剂型又多不稳定、而且给药途径过于单一[2],故疗效上难有重大突破,难形成较为规范化的治疗方法,以满足医患的需要。本研究针对上述一些原因在治疗“中风”方面作初步探讨,意在抛砖引玉。急性脑梗死属中医范畴,其发病一般都与脉络闭阻有关,香丹注射液、血塞通片、血竭胶囊合用能行气活血化瘀消肿,达到疏通脉络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急性脑梗死属缺血性脑血管病,它引起脑血液循环障碍,使神经细胞缺氧,导致脑组织变性,坏死。在其发病机制研究中,有报道认为[2],血小板与脑血管病有密切关系。急性脑梗死出现血小板黏附及聚集性增高,释放反应和代谢产物增多,更迭率增加等血小板功能亢进表现。本研究表明,香丹注射液、血塞通片、血竭胶囊合用能使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而且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其中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比率)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上述诸药均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故它们合用疗效较显著,可能与快速改善微循环有关,当然,因为它们均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长期合用是否影响凝血机制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脑血管疾病分类·诊断要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6.

  2  Joseph R,Andrea CD,Oster SB, et al.Whole blood platelet func-t-tion in acute ischemic.Strode,1989,20:38.

  作者单位: 510655 广东广州,广州市天河区中医医院

  (编辑:杜文燕)

作者: 周晓燕杨福泰钟汉林李雅茜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