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20期

三合汤治疗胃脘痛30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三合汤治疗胃脘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就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三合汤治疗,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三合汤治疗胃脘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就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三合汤治疗,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80%。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三合汤治疗胃脘痛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胃脘痛的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胃脘痛;三合汤;治疗效果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最早记载于《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文中指出:“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1];它包括西医的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等。主要表现为胃脘部疼痛,常伴有嗳气、泛酸、胸闷胀痛,纳呆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2]。用三合汤治疗取得满意效果,并与雷尼替丁治疗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自2004年3月~2005年5月住院及门诊患者,所有病例均诊断为胃脘痛,并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30例,其中男18例(60%),女12例(40%);年龄19~71岁,平均42岁;病程2周~8年,平均2.3年。电子胃镜检查诊断:浅表性胃炎12例(40%),胃溃疡8例(27%),十二指肠溃疡6例(20%),糜烂性胃炎3例(10%),萎缩性胃炎1例(3%);胃黏膜活组织检查: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20例(67%)。对照组20例,男12例(60%),女8例(40%);年龄21~72岁,平均45岁;病程6个月~9年,平均2.5年。胃镜检查:浅表性胃炎9例(45%),胃溃疡6例(30%),十二指肠溃疡2例(10%),糜烂性胃炎2例(10%),萎缩性胃炎1例(5%);胃黏膜活组织检查: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14例(70%)。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胃镜与实验室检查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及观察

  1.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三合汤加减。方药组成:高良姜6~10g,制香附6~10g,百合30g,乌药9g,丹参30g,檀香6g,砂仁4g。痛甚者加金铃子散(元胡、川楝子);反酸者加乌贝散(海螵蛸、大贝),左金丸(黄连、吴茱萸);偏阴虚者加沙参、麦冬、玉竹;偏阳虚者加理中丸(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偏气虚者加四君子汤(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便秘者加大黄、枳实;兼瘀者加失笑散(五灵脂、蒲黄);兼食积者加内金、炒莱菔子、焦三仙。对照组口服雷尼替丁每次0.15g,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30天。

  1.2.2  观察指标  幽门螺杆菌转阴率、胃镜检查及临床疗效情况。

  1.2.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胃脘痛及其他症状消失,胃镜检查胃黏膜完全恢复正常,胃黏膜活组织检查Hp转阴,随访1年以上未复发者;好转:胃脘痛明显缓解或发作次数减少,其他伴随症状消失,胃镜检查黏膜基本恢复正常,胃黏膜活组织检查Hp转阴率60%以上,6个月以上随诊未加重者;无效:服药30天后临床症状、体征及医技检查与治疗前均无明显改变。

  2  结果

  治疗组30例中治愈17例(57%),好转11例(37%),无效2例(7%),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20例中,治愈10例(50%),好转6例(30%),无效4例(20%),总有效率为80%。总有效率经χ2检验,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医学正传·胃脘痛》[3]“胃脘当心痛,……来有,不由痰涎食积,郁于中,七情触于内所致焉”。胃脘痛主要由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等,导致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当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即所谓“通则不痛”。三合汤是以良附丸、百合汤、丹参饮3个药方组成,其中,高良姜温胃散寒;香附理气行滞,利三焦、解六郁。李杲曾说“治一切气”[4]。消食下气,二药合用主治肝郁气滞,胃脘寒凝所致的胃脘痛。而现代研究表明,香附水煎剂有降低肠管紧张性和拮抗乙酰胆碱作用,其提取物皮下注射可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百合汤由百合、乌药组成,百合泄肺胃郁气,乌药快气宣通,疏散滞气,温胃降气,二药合用主治消气分郁所致的胃脘痛。乌药对胃肠道平滑肌有兴奋和抑制双向调节作用,并促进消化液的分泌。而百合又能保护胃黏膜,共用则缓解胃脘痛。丹参活血祛瘀,通瘀止痛,《吴普本草》“治心腹痛”[5];檀香行气调中,和胃行脾;砂仁理气和胃;三药合用治疗气滞血瘀、正气渐虚久久难愈的胃脘痛,故“治心胃诸痛,服热药而不效者宜之”;而丹参又有抗消化性溃疡作用。上述诸药联合使用,具有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黏膜恢复,调节菌群失调的作用。

  本研究表明:三合汤能发挥整体作用,理气止痛,散寒益胃,改善脏腑功能,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胃脘痛都有显著疗效。特别对于寒凝、瘀血、气滞、久治难愈的胃脘痛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  谢华.黄帝内经.北京:中医古医籍出版社,2005,460-461.

  2  史宇广,单书健.《当代名医临证精华》胃脘痛专辑.北京中医古医籍出版社,1988,265-267.

  3  周仲英.中医内科学,第7版.北京:中医药出版社,2003,204-205.

  4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脾胃论》注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350-353.

  5  焦树德.焦树德临床经验辑要.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115-116.

  (编辑:乔  晓)

  作者单位: 017000 内蒙古鄂尔多斯,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

 

作者: 吴凤海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