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20期

不同的随身听装置对青年人听觉的影响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近年来,国外的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噪声造成的早期内耳损害首先发生在2~4kHz频率范围内,高频测试技术可以敏感地反映噪声对听力造成的早期损害。5~8kHz)以及高频听阈测试(10~20kHz)对不同程度使用不同的随身听装置的青年人受试者进行测试,以探讨使用不同的随声听装置对正常青年人听觉的影响。1一般资料受试者分为对......

点击显示 收起

  近年来,国外的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噪声造成的早期内耳损害首先发生在2~4kHz频率范围内,高频测试技术可以敏感地反映噪声对听力造成的早期损害。因此本研究录用传统的纯音听阈测试(0.5~8kHz)以及高频听阈测试(10~20kHz)对不同程度使用不同的随身听装置的青年人受试者进行测试,以探讨使用不同的随声听装置对正常青年人听觉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不同随身听装置使用者组(观察组)。对照组为20例耳科正常青年人(40耳),男8例,女12例,年龄18~22岁,平均20岁。观察组为43例(86耳),男19例,女24例,年龄18~23岁,平均20.5岁,所有的受试者既往均无耳病史,无家族性遗传病史,无耳毒性药物使用史,在受试前24h内无噪声接触史,耳部检查正常,鼓室导抗图测试均为“A”型。对照组为极少使用随身听者(平均每周<5h)。观察组受试者平均每周使用随身听至少7h以上,使用时间1年以上,受试者中有少数偶有射击史(入学军训时)或迪厅蹦迪史(<1次/d)。

  1.2  测试方法  所有测试者均行耳镜检查,纯音测听用校准的西门子DA-74型听力计,在本底噪声<25dB的隔声室内按常规(上升法)进行,以TDH-39P型耳机给声。测出125~8000Hz范围9个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高频气导听阈测试10、12、16、20kHz 4个频率点,采用GSI-61诊断听力计,以TDH-50P耳机给声。用西门子SP-30型声导抗仪测试鼓室导抗图与镫骨肌声反射,以确定中耳功能正常。

  2  结果

  3种不同随身听装置的使用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高频听力下降,同时也波及到低、中频。3组的纯音听力图形分布见图1,86耳中38耳(44.2%)表现为3000~4000Hz频率V型切迹和高频听力下降,34耳(39.5%)出现1000~2000Hz频率谷形下陷,另有14耳(16.3%)听力损害累及中低频,出现全频下降。

  图1  3组纯音听力图形分布(略)

  3  讨论

  工业噪声接触导致噪声性耳聋的危害性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认识,长期工作在超过85dB的噪声环境中往往易发生噪声性耳聋。近20年来,已有学者注意到非职业或娱乐性噪声接触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听力损害,这些娱乐性噪声主要包括使用不同的随身听装置、迪厅蹦迪、射击以及摩托赛车等。

  目前青少年中使用随身听的现象日益增加,特别是现在的大学生使用随身听学外语更为普遍且更为频繁。因此我们的注意力主要关注于使用随身听装置对青年人听力的影响这一问题上。这些随身听装置包括磁带播放机、CD唱机以及MP3播放机等。有研究报道这些装置通过耳机可以发出超过100dB的声强,认为这足以达到对听力造成损害程度。但是另外一些学者通过对随身听使用者的听力情况进行调查,认为还不能断定使用随身听会对青年人的听力造成损害。当然这与他们的研究手段、调查人群和调查方式等有关。

  噪声性聋目前仍是是常见的职业性疾病之一。目前职业性噪声防护的安全标准要求仍采用允许噪声暴露为90dB,40h/周(ISO1999),我国规定为85dB,8h/d。如果我们接受噪声等能量的概念,即每倍噪声强度为3dB,则暴露的时程应该减半。因此在96dB强度时,如果暴露时程持续>5h/周,则对听力存在危害性。一些学者报道随身听装置平均聆听强度约为85dB,但是有25%的青少年的喜好声强>90dB和5%的>100dB[1~3]。

  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出现听力损害的可能性越大和波及的频率点越多。这提示随身听对青年人听力的影响可能存在着多种因素,包括使用时间、使用频度、使用强度及声音谱特点等。但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的关系,受试者的使用强度和声音谱特点等当时未能及时测出。而这也正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工作。

  为此呼吁青少年在使用随声听时应控制其音量和每次连续使用时间,最好能每年监测一次听力,以避免对听力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参考文献】

  1  袁玉刚,严嘉才.爆震性听损伤与耳蜗外淋巴氧分压关系的探讨.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3,28,222.

  2  王越,杨柏森,李玉兰,等.扩展高频测听在噪声性听力损失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0,35:80.

  3  李朝军.听器冲击伤发生机制研究现状及展望.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2,26,226.

  (编辑:丁  薇)

  作者单位: 010017 内蒙古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医院耳鼻咽喉科

作者: 郭建军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