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4卷第1期

鼻内镜下应用切割器切除腺样体术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腺样体肥大是儿童期常见病,是引起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主要病因[1],经口手术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主要方法。但由于视野受限,手术往往带有盲目性且并发症较多,随着鼻内镜的广泛应用以及电动吸切器的问世为腺样体切除术提供了新方法,我科自2004年5月以来,采用鼻内镜下应用电动切割器......

点击显示 收起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期常见病,是引起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主要病因[1],经口手术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主要方法。但由于视野受限,手术往往带有盲目性且并发症较多,随着鼻内镜的广泛应用以及电动吸切器的问世为腺样体切除术提供了新方法,我科自2004年5月以来,采用鼻内镜下应用电动切割器切除腺样体肥大患者2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5例患者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6~15岁,平均年龄8.5岁;病程3个月~5年;临床表现:睡眠时打鼾、张口呼吸17例,听力下降6例,鼻塞、脓涕2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仰卧位,均在全麻气管插管下手术,使用explorer 4mm直径超广角鼻内镜系统及Medtrnic-XOMED微型电动吸切器,2%利多卡因20ml+1‰肾上腺素1ml浸棉片收敛鼻腔黏膜,如下鼻甲肥大妨碍操作,可先期行下鼻甲黏膜部分切除或下鼻甲骨折外移,然后在这一较宽敞的鼻腔下入0°鼻内镜。经口下入弯头电动吸切器达鼻咽腔,在鼻内镜监视下彻底将腺样体切除。最后在内镜下分别用压迫及双极电凝止血。术后给予适量抗生素治疗。

  2  结果
   
  25例患者的腺样体完全切除,术后无一例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1年,行鼻内镜检查:鼻咽部光滑,结构正常,无粘连、无复发。6例腺样体肥大伴中耳炎患者经腺样体切除术后,听力恢复正常,17例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症状消失,4例鼻炎及鼻窦炎症状明显改善。

  3  讨论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期常见病,位于鼻咽腔后壁,位置隐蔽,与咽鼓管咽口、后鼻孔关系密切。肥大的腺样体常导致咽鼓管咽口受压,咽鼓管逆流,造成中耳负压、鼓室积液、出现传导性耳聋及耳鸣。肥大的腺样体亦可堵塞后鼻孔,使分泌物聚于鼻腔内导致鼻炎、鼻窦炎,并可出现张口呼吸、闭塞性鼻音及睡眠打鼾等症,严重者影响颌面部畸形及智力发育障碍[2]。因此对腺样体肥大伴有并发症者应行腺样体切除术。由于腺样体位置隐蔽,传统的腺样体手术操作经常带有盲目性和不安全性,常可损伤咽鼓管圆枕、软腭及悬雍垂处,造成术后咽鼓管口炎性闭锁或狭窄,诱发分泌性中耳炎或使原有的分泌性中耳炎经久不愈[3]。如创伤过重,造成严重出血或止血不彻底,原发性出血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造成患者死亡。本方法与传统的腺样体切除术相比手术在直视下进行,术中将各种角度的内镜与弯、直的吸切器配合使用能从不同方位切割腺样体,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使病变切除准确彻底,可以不损伤咽鼓管咽口、圆枕、咽隐窝、下鼻甲后端及鼻中隔后缘等结构,避免因咽鼓管功能不良所致渗出性中耳炎经久不愈或拔除中耳通气管后中耳炎复发。术后可以在鼻内镜直视下彻底止血,避免术后出血所致的各种并发症。故笔者认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具有直观、视野清楚、损伤范围小、出血少,速度快,切除准确彻底,创面整齐、光滑,止血彻底,安全可靠、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

  1  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48-349.

  2  姜泗长.手术学全集·耳鼻咽喉科卷.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437-441.

  3  Yanagisawa E,Weaver EM.Endoscopic adenoidectomy with the microde-brider.ENT J,1997,76:72-74.

  作者单位: 300121 天津,天津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编辑:唐  城)

作者: 韩薇薇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