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4卷第2期

试述肝气郁结与他脏的相互影响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现总结肝气郁结与他脏的相互影响如下。(2)脾胃需借助肝胆疏通畅泄维持正常功能,肝气郁结而反胃可见脘痛、呕恶、吞酸嘈杂,克脾则可见腹胀、便泄等则为木克土而所致。2临床治疗原则肝气郁结证临床表现多,且与脏腑影响较为广泛,临床上治疗大法均以疏肝理气为大法,且常以《景岳全书》的柴胡疏肝散为主要代表方剂,因......

点击显示 收起

  肝为五脏之一,藏血而主疏泄,肝属木、喜条达。现总结肝气郁结与他脏的相互影响如下。

  1  病机特点

  (1)情致不畅,愤郁不伸,意欲不遂,致肝郁气结,气机失调,升降不利,横穿经络则胸痛、胁痛、乳房胀痛,气郁于上则见气瘿等。(2)脾胃需借助肝胆疏通畅泄维持正常功能,肝气郁结而反胃可见脘痛、呕恶、吞酸嘈杂,克脾则可见腹胀、便泄等则为木克土而所致。(3)肝受气于心,说明肝的功能正常,依赖于心血的流通濡养。如心血瘀阻的病证用疏肝方法治疗就说明了这一点。(4)肺主气通调水道。一旦肝郁疏泄失常,则可影响肺功能,如肝郁化火,木火克金,肺阴受损,清肃失司,则络伤出血,肝郁亦可影响水液代谢和排泄的障碍。(5)肾藏精气,司开阖,为调节排泄水液,维持水液平衡的主要器脏。开阖的功能,有赖于肾的气化。肾的气化,与肝的疏泄有关。如疏泄不及,也可引起尿少、水肿、女子月经异常、男子泄遗等。(6)六腑宜通。六腑皆以疏通畅泄为顺,其生理活动无不与肝的疏泄有关。《素问》所述:“是肝所生病着,胸闷、呕逆、食泄、狐疝、遗溺、闭癃”等,其中腑病居多,则可六腑传化失常。胆附于肝,同具疏泄的功能,为清净之府,以通降为顺。如肝郁则影响胆的功能。(7)与内脏相联系的五体、窍络、肝病时影响较显著的为筋与目。肝气不足,血不养筋,可致筋挛急或痿,为临床所常见。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肝失疏泄,肝气郁滞,可导致视力或辨色能力的异常。(8)肝气郁滞,先病在气。“气有余便是火”,火炼津液为痰,气郁不达,津液停聚,亦可酿痰,气火上亢,阳气升涨,可致肝风,“肝风、肝气、肝火之殊”其实是同一源——《临证指南医案·肝火》指出三者之间常以肝气郁滞为先导。再则,气病及血,导致血瘀。肝气郁滞,可由气郁而导致痰聚、血瘀、气郁化火并能导致肝风,由郁气、火、痰、瘀、风的病理变化过程可产生种种病症。其病理根源均与肝气郁滞有关。

  2  临床治疗原则

  肝气郁结证临床表现多,且与脏腑影响较为广泛,临床上治疗大法均以疏肝理气为大法,且常以《景岳全书》的柴胡疏肝散为主要代表方剂,因此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病情具体情况加减变化使用。如胸胁疼痛、胸闷不畅则加用旋复花、苏子、半夏等通络药物;如痰气郁结、咽喉不适则配用化痰药;如见气厥等厥证则配用解郁法;如化火则配用清热法;如见瘀血阻滞等则配化郁法;如见肝脾不和则配用健脾法;如寒滞厥阴,疏泄失常,则配温经散寒法;如气滞水留之证则配利水法。疏肝法运用甚广,能善治气病,是治肝郁的要法,因此在临床应用时要随证加减,灵活运用本法。

  作者单位: 715600 陕西白水,白水县纵目中心卫生院

  (编辑:乔  晓)

作者: 刘建民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