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4卷第5期

膀胱肿瘤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膀胱肿瘤居泌尿系肿瘤首位,发病年龄大多数为50~70岁,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4∶1。临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间歇性肉眼血尿、膀胱刺激症状、排尿困难等。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据肿瘤的病理情况并结合病人全身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手术方式分膀胱全切除和膀胱部分切除两种。我科自2000年7月~2005年......

点击显示 收起

  膀胱肿瘤居泌尿系肿瘤首位,发病年龄大多数为50~70岁,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4∶1。临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间歇性肉眼血尿、膀胱刺激症状、排尿困难等。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据肿瘤的病理情况并结合病人全身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手术方式分膀胱全切除和膀胱部分切除两种。我科自2000年7月~2005年7月共开展膀胱部分切除65例,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65例,男58例,女7例,年龄54~72岁,平均62岁,病程12~15天,平均13天。

  1.2  治疗方法 

  膀胱部分切除术65例,术后均给予耻骨后引流管接负压吸引,留置导尿管、抗感染、止血、补液对症等治疗处理。

  2  结果

  本组65例,术后膀胱出血2例,经用止血药,持续膀胱冲洗处理后,均痊愈出院。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关心体贴患者,讲解疾病发生的原因、症状、治疗方法、效果、手术的必要性,介绍同样病例的治疗情况,并鼓励其与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沟通,以解除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更好地配合手术。

  3.1.2  术前指导 

  (1)讲解血尿、尿频、尿急症状发生的原因及术前各种理化检查的意义。(2)病人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进食高蛋白、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3)肠道准备。术前晚清洁灌肠1次,术前禁食水10~12h,并说明其目的。(4)介绍术中放置各种导管的作用。(5)介绍术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发热、膀胱痉挛性疼痛、排便感等症状的原因,讲解其属于正常的术后反应,可以预防和解除。(6)术前严格备皮,术前勿排空膀胱,以利术中辨认。

  3.2  术后护理

  3.2.1  一般情况护理 

  患者回病房后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全身情况,迅速连接各引流管,根据麻醉方式选好体位,血压平稳后改半卧位,以利引流及预防坠积性肺炎。

  3.2.2  各种导管的护理 

  (1)耻骨后引流管:引流手术区渗出液接负压吸引,术后2~3天引流液减少时可拔除,注意无菌、通畅、固定,观察并记录引流量和颜色。(2)留置导尿管:妥善固定导尿管,并保持通畅,尿袋应在膀胱水平以下,防止尿液逆流,引起感染。观察并记录引流尿液的颜色及量,如出现大量血尿,说明有活动性出血,需要通过间断或持续性生理盐水冲洗,防止凝血块堵塞尿管,造成膀胱充盈性出血,保持尿道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引流袋[1]。

  3.2.3  基础护理 

  注意切口有无渗血,敷料保持清洁干燥。观察切口疼痛情况,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或止痛剂。保持病室安静,尽量满足患者需要,做好生活护理,早晚进行口腔护理。肠蠕动恢复后可进食高蛋白、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引起膀胱出血,多饮水,每日饮水达2000~3000ml[2]。

  4  出院指导

  定期复查,向患者说明膀胱癌治疗后的易复发倾向,要定期复查,一般术后3个月做膀胱镜检查1次,以后每6个月~1年做1次膀胱镜检查,CT亦可辅助检查。定期让患者做膀胱灌注化疗,以防复发。治疗膀胱慢性感染,应大量饮水以达到自洁目的。避免接触致癌物质,大量饮水以稀释致癌物质,服用维生素C、酸果汁以酸化尿液,可起到一定的预防复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楼蓉蓉.整体护理临床指南.沈阳:沈阳出版社,2002,388-391.

  2  顾沛.外科护理学.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80-381.

  作者单位: 230000 安徽合肥,安徽省立友谊医院泌尿科

  (编辑:巨岩琳)

  【中图分类号】  R473.6       

  膀胱肿瘤居泌尿系肿瘤首位,发病年龄大多数为50~70岁,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4∶1。临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间歇性肉眼血尿、膀胱刺激症状、排尿困难等。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据肿瘤的病理情况并结合病人全身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手术方式分膀胱全切除和膀胱部分切除两种。我科自2000年7月~2005年7月共开展膀胱部分切除65例,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65例,男58例,女7例,年龄54~72岁,平均62岁,病程12~15天,平均13天。

  1.2  治疗方法 

  膀胱部分切除术65例,术后均给予耻骨后引流管接负压吸引,留置导尿管、抗感染、止血、补液对症等治疗处理。

  2  结果

  本组65例,术后膀胱出血2例,经用止血药,持续膀胱冲洗处理后,均痊愈出院。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关心体贴患者,讲解疾病发生的原因、症状、治疗方法、效果、手术的必要性,介绍同样病例的治疗情况,并鼓励其与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沟通,以解除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更好地配合手术。

  3.1.2  术前指导 

  (1)讲解血尿、尿频、尿急症状发生的原因及术前各种理化检查的意义。(2)病人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进食高蛋白、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3)肠道准备。术前晚清洁灌肠1次,术前禁食水10~12h,并说明其目的。(4)介绍术中放置各种导管的作用。(5)介绍术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发热、膀胱痉挛性疼痛、排便感等症状的原因,讲解其属于正常的术后反应,可以预防和解除。(6)术前严格备皮,术前勿排空膀胱,以利术中辨认。

  3.2  术后护理

  3.2.1  一般情况护理 

  患者回病房后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全身情况,迅速连接各引流管,根据麻醉方式选好体位,血压平稳后改半卧位,以利引流及预防坠积性肺炎。

  3.2.2  各种导管的护理 

  (1)耻骨后引流管:引流手术区渗出液接负压吸引,术后2~3天引流液减少时可拔除,注意无菌、通畅、固定,观察并记录引流量和颜色。(2)留置导尿管:妥善固定导尿管,并保持通畅,尿袋应在膀胱水平以下,防止尿液逆流,引起感染。观察并记录引流尿液的颜色及量,如出现大量血尿,说明有活动性出血,需要通过间断或持续性生理盐水冲洗,防止凝血块堵塞尿管,造成膀胱充盈性出血,保持尿道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引流袋[1]。

  3.2.3  基础护理 

  注意切口有无渗血,敷料保持清洁干燥。观察切口疼痛情况,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或止痛剂。保持病室安静,尽量满足患者需要,做好生活护理,早晚进行口腔护理。肠蠕动恢复后可进食高蛋白、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引起膀胱出血,多饮水,每日饮水达2000~3000ml[2]。

  4  出院指导

  定期复查,向患者说明膀胱癌治疗后的易复发倾向,要定期复查,一般术后3个月做膀胱镜检查1次,以后每6个月~1年做1次膀胱镜检查,CT亦可辅助检查。定期让患者做膀胱灌注化疗,以防复发。治疗膀胱慢性感染,应大量饮水以达到自洁目的。避免接触致癌物质,大量饮水以稀释致癌物质,服用维生素C、酸果汁以酸化尿液,可起到一定的预防复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楼蓉蓉.整体护理临床指南.沈阳:沈阳出版社,2002,388-391.

  2  顾沛.外科护理学.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80-381.

  作者单位: 230000 安徽合肥,安徽省立友谊医院泌尿科

  (编辑:巨岩琳)

作者: 张国英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