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4卷第8期

老年人静脉输液时应注意的问题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老年人由于各组织器官的衰老、退化,在病理生理及心理方面有其特有的规律性。因此,在为老龄患者处置过程中,既要注意一般处置常规,又要根据老年人的具体特点区别对待,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为老年病人静脉输液时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1选择好的穿刺部位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加之血流相对缓慢......

点击显示 收起

   随着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医院中老龄人口也相应增加。老年人由于各组织器官的衰老、退化,在病理生理及心理方面有其特有的规律性。因此,在为老龄患者处置过程中,既要注意一般处置常规,又要根据老年人的具体特点区别对待,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为老年病人静脉输液时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  选择好的穿刺部位

    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加之血流相对缓慢,血管吸收能力下降,所以药液一旦渗入皮下,则不易吸收,加之抵抗力相对低下,往往易造成局部感染。所以穿刺部位不宜选在皮下组织少、吸收能力差的手和足背静脉网,尤其是对较瘦弱者或静脉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更应注意。

    2  穿刺局部护理

    老年人由于血管壁弹性差易发生皮下瘀血。所以,穿刺时勿在进皮后直接进入静脉,可在皮下略行一段再刺入血管,拔针时用棉球多按压一段时间。另外,可经常轮流的将肢体抬高,以促进静脉回流,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对已出现的渗出,应及时给予理疗、局部封闭等处置。

    3  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老年人由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神经节反应不敏感,心肌老化,窦房结功能低下,心脏应激性下降等原因,使其对体位改变的自身代偿功能减退,而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轻者头晕,站立不稳,重者可出现晕厥甚至摔倒等不良后果,尤其是患有冠心病者,因常服用硝酸酯类和某些抗高血压药者更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往往还可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所以,患者静点结束或静点过程中离床活动时,应嘱其坐起数分钟后再离床,这样可以结合体位性代偿调节得以适应,同时对那些曾有体位性低血压病史者输液时宜给予高枕卧位。

    4  注意用药后反应

    老人由于各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退行性变化而影响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处理不及时,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力差、个性差异大、半衰期相对延长,同时老年人又不一定十分健全,处理不及时,要密切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注意病人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5  注意心理变化

    老年人常有动作缓慢、反应迟钝、听力减退、吐字不清等表现,而护理工作往往又十分繁忙,处理不及时,容易发生护患配合方面的矛盾,同时老年人多数又有不同程度的衰老感、自卑感,任何一个不耐烦的动作或表情,往往都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伤害,所以我们在护理老年患者时,应注意理解他们,耐心热情地为他们服务。

     作者单位: 1 164092 黑龙江北安,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2 164155 黑龙江五大连池,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工人疗养院

 (编辑:宋  青)

作者: 吴艳玲,于清江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