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4卷第8期

试论燥热伤肺的论治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燥热伤肺证属温病学中秋燥邪在气分,燥热在肺所致的证候。因凉燥不属温病范畴,故在此不加以阐述。只叙述温燥中燥热在气分,在肺所引起的证候笔者通过观察,辨证运用及临床分析总结,认为燥热伤肺与现代医学中发生于秋季的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老年性肺气肿伴有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等证候相似,按照燥热伤肺证候......

点击显示 收起

  燥热伤肺证属温病学中秋燥邪在气分,燥热在肺所致的证候。最早提出秋燥一词是清·喻嘉言在论述燥邪为患的专著《秋燥论》中首创秋燥病名。

    秋燥主要发生于秋季,其中以秋分至小雪间为多见,因秋分之后燥金当令,与初秋之雨湿偏多者不同。尚有温燥与凉燥之分。因凉燥不属温病范畴,故在此不加以阐述。只叙述温燥中燥热在气分,在肺所引起的证候笔者通过观察,辨证运用及临床分析总结,认为燥热伤肺与现代医学中发生于秋季的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老年性肺气肿伴有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等证候相似,按照燥热伤肺证候论治,往往取得异曲同工之效并且解决了很多西医无法解决的病证,先将主症病机、临床方剂及运用心得做一概述。

    1  临床主症

    该病临床主症有:身热头痛,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齿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苔薄白而燥或薄黄而燥,舌边尖红赤等。

    2  病机

    秋燥主要发生于秋季,其中以秋分至小雪间为多见。因秋分之后燥金当令与初秋之雨湿偏多者不同,但若初秋之时,久旱无雨,秋阳以曝,则易发生温燥。由于秋日燥金当令,肺属燥金,故燥气内应于肺,肺合皮毛所以本病初起多邪在肺内,出现肺卫证候。肺卫燥热之邪不解势必内传入里。由于“燥胜则干”燥气易耗津液,一经化热传里,其津液干燥之象更为明显,若燥热在肺,则成肺燥阴伤,为燥热伤肺证。热盛于里故为身热,热蒸清空则头痛。燥热壅肺,肺失清肃,上逆而致喘咳气急,燥热伤津,肺津受损,不能上润,故咽干,鼻燥,齿燥,口渴,气机不畅,胸胁作痛,热扰心神,热灼阴伤,则心烦,少气无力。本证苔薄白而燥,燥热迅速由卫及气,化火伤阴所致。故舌面干燥而苔色未及转变,一经邪留气分,时间稍久,苔必有白转黄,舌面进一步干燥,对此种薄白而燥之苔,切不可以做表未解而津伤,综观证候,实属邪在气分,燥热伤肺证候。

    3  治则

    燥邪最易伤津,所以治疗以滋润为主。《内经·至真要大论》有“燥者润之”的明训。燥气的性质有其特殊性,燥热近同于火,但又不同于火所以治燥不同于治火。一般温病在表化热化火之后,常用苦寒清热泻火之法。为燥证则喜柔润,最忌苦燥,因此治火可用苦寒,治燥必用甘寒,火郁可以发,燥胜必用润,火可以直折,燥必用濡养。对于秋燥的治法,王瑟庵在《温病条辨》按语中总结说:“燥证路径无多,故方法甚简,始用辛凉,继用甘凉与温热相似,但温热化气中焦,间有当用苦寒者,燥证则唯喜柔润,最忌苦燥,断无用之之理矣”。叶天士在《三时伏气外感篇》说:“秋燥一证,气分先受,治肺为急”。故燥热伤肺证则应用清泄肺热润燥养阴之法。

    4  方药

    清·喻嘉言《医门法律》,清燥救肺汤加减:石膏15 g,冬桑叶20 g,甘草5 g,人参9 g,胡麻仁9 g(炒研),阿胶10 g,麦门冬10 g,杏仁10 g(去皮、麸炒),枇杷叶10 g(蜜炙),水1碗,煮六分,频频二、三次服。本证卫燥热化火,伤及肺气肺阴,肺之气阴两伤,既不能用辛香之品,以防耗气,亦不可用苦寒泻火之品,以防伤津,治疗当以清肺润燥为主,方用清燥救肺汤加减。

    5  方解

    本文取桑叶、杏仁、枇杷叶轻宣肺气而止咳,石膏清肺金燥热,阿胶、麦冬、胡麻仁润肺滋液。《难经·十四难》云:“损其肺者益其气”。故用人参、甘草、益气生津。庶及燥热得清,肺之气阴可复。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石膏有明显解热效果,并可减轻口渴状态;杏仁、枇杷叶能够抑制咳嗽中枢而起镇咳平喘作用;桑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综观全方清热、抑菌、止咳、平喘,调节机体功能,起到了祛邪扶正之功效。

    6  临床应用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这两句指出多种喘息气急,气滞胸闷的证候及痿证和上焦肺的关系甚为密切。吴鞠通更进一步指出,肺燥可以导致喘息气急,气滞胸闷也可导致痿证(肺痿)。包括现代医学中发于秋季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等可参考本病的辨证论治。

    7  验案

    患者,男,37岁,时当秋令,久旱无雨,发热头痛,体温38 ℃,干咳少痰,晨起痰中带血,血干咽燥,心烦欲饮,自觉乏力短气,自服橘红丸12丸(每日4丸,连服3日)病情益增。证属秋感燥热,肺津受伤,本文当用甘寒清润之法但自服橘红丸,其方本为燥湿化痰,宜用于老年痰湿患者,今误服燥热之药,更伤阴分,喘咳伤于肺络,故见痰黏稠而带血渍,脉象细小而数,舌绛干裂,仿喻昌清燥救肺法,润燥兼止其血。

    方药:北沙参25 g,冬桑叶15 g,生石膏20 g,淡豆豉10 g,炒栀皮6 g,前胡6 g,鲜茅根30 g,黛蛤散12 g,鲜梨1个(连皮去核切片入煎),5剂,每剂水1碗,煮六分,频频二、三次服。

    二诊:药后咳血未作,咳嗽减轻,身热减退,体温37.5 ℃,自述胸痛减轻,舌红糙裂,口干且渴,两脉细弦小,滑数象减,再以甘寒育阴,润燥止红。

    方药:鲜生地30 g,川楝子10 g,苏子10 g,黄芩10 g,白头翁10 g,茜草10 g,藕节10 g,北沙参25 g,黛蛤散10 g(布包)。

    近来咳嗽痰血未见,身热已退,体温36 ℃,经X线透视检查两肺正常两脉弦细小滑,舌苔红口干,饮食二便如常,嘱其休息1周,忌食辛辣油腻之物及一切刺激之品。

    8  按语

    秋燥是感受燥热病邪发生于秋季的急性外感热病,其临床特点是初起邪在肺卫时即有口、鼻、唇、咽等津液干燥等证。燥邪最易伤津,所以治疗时以滋润为原则,病邪初起在肺卫,肺卫之邪不解,势必内传入里,由于“燥胜者干”燥气易耗津液,燥邪在肺则成肺燥津伤,方用清燥救肺汤以清肺润燥养阴。

    笔者认为燥热则伤阴,伤阴又是温病基本病理变化之一,阴液损伤程度的轻重,直接关系到温病的转归和预后。温病学家强调“温热之法,法在救阴”,“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一旦阴液耗尽,则阳无留恋,必脱而死也”。故燥热伤肺证重在防治伤阴,而祛邪撤热和养阴增液是防治温病伤阴的两大基本治则。前者为了消除伤阴的原因,后者是纠正伤阴的病变,彼此相辅相成,互补为用。吴鞠通说:“温热,阳邪也”,“阳胜,伤人之阴也”。阳胜则热,欲撤其热,必须祛邪。吴又可说:“因邪而发热,但能治其邪,不治其热而热自已。夫邪之与热多犹形影相随,形旺而影未有独存者。”祛邪即所以撤热,撤热即所以保津。养阴增液是对伤阴的治疗。按照虚者补之的原则,运用甘润多液药物和方剂,补充耗伤的阴液,增强人体的抗衡邪气和自我阴阳调节能力,改善和纠正伤阴引起的病理变化,使阴阳重归于平衡。祛邪撤热可以预防和终止阴液耗伤,已伤的阴液通过养阴增液治疗和人体的自我阴阳调节而得到恢复。

    通过正确的辨证论治,能够使燥热去,肺阴存,病痊愈也。

    作者单位: 134001 吉林通化,通化市东昌区江东医院

 (编辑:宋  青)

作者: 殷洪伟,高鑫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