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4卷第9期

胸腹水铜蓝蛋白定量测定及临床意义的探讨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了胸腹水铜蓝蛋白的含量,初步探讨了胸腹水铜蓝蛋白的临床价值,以期对临床判定胸腹水的性质有所帮助,现报告如下。1胸腹水临床上第一次抽取的胸腹水标本。2铜蓝蛋白抗血清1。1抗血清浓度选择与标准参考品进行方阵滴定,选择保持抗体过量,线性范围宽与铜蓝蛋白产生浊度高为最适抗血清稀释度。...

点击显示 收起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了胸腹水铜蓝蛋白的含量,初步探讨了胸腹水铜蓝蛋白的临床价值,以期对临床判定胸腹水的性质有所帮助,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胸腹水 

  临床上第一次抽取的胸腹水标本。如混浊做离心沉淀。取上清液备用。

  1.2  铜蓝蛋白抗血清

  1.2.1  抗血清浓度选择 

  与标准参考品进行方阵滴定,选择保持抗体过量,线性范围宽与铜蓝蛋白产生浊度高为最适抗血清稀释度。

  1.2.2  测定 

  取胸(腹)水0.5 ml加入最适稀释度抗血清4 ml充分混匀,37 ℃水浴2 min,同时做空白对照管,分光光度计495 nm,光径1 cm以空白管调零,读取吸光度,查标准曲线得出铜蓝蛋白含量(μmol/L)。

  1.2.3  标准曲线制作 

  将不同稀释度(1、2、4、6、8 μmol/L) 的参考品按上法操作,以吸光度为纵坐标,以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p检验

  2  结果

    各组胸腹水铜蓝蛋白的测定结果,见表1。表1  各组胸腹水铜蓝蛋白的测定结果  (略)

  3  讨论

    铜蓝蛋白属血浆糖蛋白,分子量较大(126000~160000道尔顿),是一种急性期反应[1]。感染或炎症可引起血清含量增高,但由于分子量大不易透过毛细血管。因而在漏出液中含量甚微,本文检测的41例漏出液(肝硬化腹水30例,其他11例)铜蓝蛋白最低值0.12 μmol/L,最高值0.89 μmol/L,x为0.64 μmol/L。

    当炎症或感染时血浆铜蓝蛋白含量增高,同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因此,渗出液中铜蓝蛋白的含量也明显增高。本文检测的34例渗出液铜蛋白的最高值为8.91 μmol/L,最低值4.12 μmol/L,x为6.64 μmol/L,与漏出液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癌性胸(腹)水中铜蓝蛋白含量由于癌肿发生的脏器不一,差异较大[2],32例癌性胸(腹)水患者铜蓝蛋白最高值4.23 μmol/L,最低值0.93 μmol/L,x为2.94 μmol/L,经统计学分析与渗出液、漏出液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

    本文观测的30例肝硬化腹水病人,其中6例后来并发细菌性腹膜炎(SPP),腹水转为渗出液,铜蓝蛋白的含量随之明显增高。均在4.0~5.0 μmol/L之间。另有12例肝硬化腹水病人,病情好转,腹水大部分吸收,由于腹水浓缩,其中7例腹水李凡它试验呈阳性反应,但铜蓝蛋白的含量未见明显增高。表明铜蓝蛋白的检测对于胸(腹)水性质判定优于李凡它试验。

    6例肝硬化(SBP)和8例胸膜炎患者的胸腹水中全部做了细菌学检查,1例腹水,3例胸水细菌培养阴性。但均有胸膜炎和腹膜炎的典型表现,经抗结核和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

    综上所述,胸腹水铜蓝蛋白的检测在某些方面优于目前常规检验和细菌培养,对于临床鉴别胸腹水的性质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林其燧,文庆成.临床化学诊断大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22.

  2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生物化学.重庆:重庆医科大学出版社,1985,41.

  作者单位: 223900 江苏泗洪,泗洪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作者: 吴辉,裴兵,夏寿阳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