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4卷第12期

标本兼治支气管哮喘缓解期62例的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病程长,常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发作时可危及生命。哮喘缓解期的治疗是支气管哮喘治疗的关键时期,中医药对此有其独特的优势及特长。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运用标本兼治的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病例选择所选62例均为明确诊......

点击显示 收起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病程长,常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发作时可危及生命。哮喘缓解期的治疗是支气管哮喘治疗的关键时期,中医药对此有其独特的优势及特长。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运用标本兼治的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所选62例均为明确诊断为哮喘的患者,诊断标准均符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哮喘病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1988年修订)[1]关于《哮喘病缓解期的判定标准》。男35例,女27例;年龄18~62岁;病史3~32年。

  1.2  治疗方法  采用具有宣肺平喘、祛痰化瘀、解痉通络、补益纳气的药物治疗。基本方药由黄芪、白术、防风、党参、蛤蚧粉(冲)、熟地、仙灵脾、炙麻黄、细辛、五味子、姜半夏、丹参、地龙、黄芩、甘草组成。随证加减:对肺肾阴虚、肺热明显者,加南沙参、麦冬、鱼腥草;对肾阳虚、肺寒证明显者,加附子、补骨脂、白芥子;对过敏鼻炎者,加辛夷、苍耳子、白芷。上药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以30日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治疗期间若哮喘急性发作时,则按常规处理。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文献[1]拟定哮喘缓解期疗效标准。治愈:原为频繁发作,治疗后3~6个月未复发;治疗后次年同期未复发;显效:治疗后3~6个月内发作次数减少2/3,发作程度明显减轻;治疗后次年同期发作次数减少2/3,发作程度明显减轻;有效:治疗后3~6个月内发作次数减少1/3,发作程度有所减轻;治疗后次年同期发作次数减少1/3,发作程度有所减轻;无效:治疗后病情无明显变化。

  2  结果
   
  本组62例,痊愈9例(14.5%),显效29例(46.8%),有效21例(33.9%),无效3例(4.8%),总有效率为95.2%。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哮病”范畴。笔者认为,其是由于痰伏于肺,遇诱因而发,发作时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表现为邪实为主之证。若哮喘迁延日久反复发作,必然导致肺气日益耗散,累及肺脾肾而俱损,缓解期则表现为肺、脾、肾三脏虚损为主之证。由于正气虚损,使机体卫外不固,外邪易袭;又使水液代谢失常聚而生痰,难以纠正;且正气不足,则血行无力,加之痰浊阻滞,致使血行不畅,久必成瘀。因此,证之临床,哮喘反复发作以后,缓解期哮喘虽平,但仍存在肺脾肾三脏亏虚,兼有宿痰、瘀血和余邪未尽。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且气道的慢性炎症表现广泛存在于哮喘的发作期和缓解期[2],其炎症的程度与哮喘发作程度呈正相关。而气道反应性炎症往往表现为气道黏膜水肿增生,慢性黏液栓形成,气道重构,微血管充血阻塞,微循环障碍,全血黏度增高等病理状态,符合中医“痰瘀内伏”标邪存在的表现。同时,许多哮喘患者存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和免疫功能下降,临床多有属中医“本虚”的证候。
   
  综上所述,哮喘缓解期既有正气不足、脏腑亏虚,又有宿邪未消、痰瘀内伏存在,呈现虚实相因、本虚标实的病理特征,这是造成哮喘反复发作、缓解期难以治愈的重要原因。故治疗上当扶正与祛邪相结合,标本兼治,调补肺脾肾三脏,以复其生机,增强抗病能力的同时,配合清透余邪,宣肺解痉,祛痰化瘀等治法以攻实邪,更好地祛除宿根,并随证加减,治疗方案合理。方中具有益气固表、补肺健脾、益肾纳气之功的黄芪、党参、白术、防风、蛤蚧、熟地、仙灵脾、五味子、甘草,以及具有宣肺平喘、祛痰化瘀、解痉通络之效的麻黄、细辛、姜半夏、黄芩、丹参、地龙等组成,诸药相伍,切中哮喘缓解期之病机。且近代研究证实,玉屏风散有调整机体免疫功能,灭活抑制病毒的作用[3];大量健脾补肾药物可提高肾上腺皮质轴的功能,促进肾上腺的分泌,降低气道反应[4];麻黄、细辛、黄芩、地龙有抑制炎性递质释放,抗变态反应作用[5];丹参能抑制气道高反应性,改善通气和微循环,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6];半夏镇咳祛痰[7];蛤蚧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有解痉平喘、抗炎和抗衰老作用[7];五味子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过敏、抑菌、抗病毒作用[7],而甘草有皮质激素样作用[7]。故上述诸药合用,药证契合,疗效满意。
   
  临床观察表明,运用中医药标本兼治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能通过调节与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炎、抗过敏、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改善微循环的综合效应,达到推迟哮喘复发,延长缓解期,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是临床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哮喘病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1988修订).中国医药学报,1988,3(3):67.

  2  许志奇.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4):200.

  3  王明明,汪受传.玉屏风散预防小儿哮喘临床效果及机理探讨.时珍国医国药,2001,12(5):457.

  4  靖旭荔.支气管哮喘的标本兼治.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4):199.

  5  李仪奎.中药药理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40-205.

  6  付洁.地龙液即刻平喘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上海中医药杂志,1991,25(2):24-25.

  7  蔡永敏,任玉让,王黎,等.最新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48-516.

  作者单位: 200010 上海,上海市黄浦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编辑:唐  城)

作者: 桑海康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