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7年第5卷第7期

针刺开窍调神法治疗癔病的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关键词】癔病癔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官能症,临床表现为神经症状、运动障碍、感觉障碍以及植物神经和内脏的功能障碍四个方面。临床上目前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我科2001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针刺开窍调神法治疗106例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3治则与取穴总则:开窍调神,主穴:人中、内关(双)、三阴交(双......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癔病

    癔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官能症,临床表现为神经症状、运动障碍、感觉障碍以及植物神经和内脏的功能障碍四个方面。属于中医之郁症、百合病、脏躁、梅核气、癫症、厥症、痉症等范畴。临床上目前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我科2001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针刺开窍调神法治疗106例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6例患者76例属门诊病例,30例属住院患者,男33例,女73例,最小20岁,最大52岁,平均36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4年。

    1.2  辨证方法  根据病因及临床表现进行脏腑经络辨证:(1)心经及心包经症状:哭笑无常,语无伦次,手舞足蹈,坐立不安,失眠健忘或表情淡漠,意识蒙胧,惊悸怔忡,嗜卧等。(2)经络不通,气血郁阻:单瘫、偏瘫、截瘫、幻痛。(3)肺经郁阻;失语、失音,咽部异物感。(4)肝胆、三焦经脉郁阻:耳聋、目眩、四肢抽动、昏厥、失明。(5)胃经郁阻:不思饮食、呕吐、呃逆。

    1.3  治则与取穴  总则:开窍调神,主穴:人中、内关(双)、三阴交(双)。心经及心包经症状:养心安神,配穴:神门、心俞。经络不通,气血不畅:疏通经络,配穴:上肢取极泉、曲池、合谷。下肢取秩边、委中、三阴交。肺经郁阻:宣肺利咽,配穴:廉泉、尺泽。肝胆,三焦经脉郁阻:通窍复聪,配穴:耳门、翳风。胃经郁阻:和胃降逆,配穴:天突、中脘、天枢。

    1.4  手法操作  主穴:人中:向鼻中隔上斜刺2~3分,施雀啄手法约5 s,患者出现面红、流泪效果为佳;内关:用提插捻转手法,针感放射到手指:三阴交:用提插手法,针感放射到足底。配穴刺激量宜大,以气至病所为好,要注意首次针刺效果,如上法到位一次可治愈,每次30 min,每日1次,7天1个疗程。

    1.5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精神思维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2  结果106例患者1次治愈者68例,占64.2%,3次治愈者30例,占28.3%,7次治愈者8例,占7.5%,总的有效率100.0%。

    3  典型病例患者,女,45岁,主因失语3天求诊,3天前因与家属吵架后不语,经中西医治疗无效来我院就诊,在本院做脑电图、头颅CT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即诊断为癔病性失语,治疗以开窍调神,通利舌络为原则,针刺人中、内关(双)、三阴交(双),5 min后开口说话,声音低,30 min后说话流利,隔日复诊如常,疗效巩固。

    4  体会中医对本病早有研究,如《内经》中云:“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疼视举目赤甚”。《金匮要略》中记载“妇人脏躁,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又云“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意欲食,复平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如寒无寒,如热无热”。目前临床上多用暗示疗法,对症治疗,但无特殊方法。有许多人因患癔病而丧失功能甚至造成残疾。我科在长期的探索观察中,体会到了癔病的主要病因为:七情抑郁,痰火郁结,血虚内热,其病机关键在于心窍被蒙,神志逆乱。针刺能达到开窍调神,安神定志,调理气机的目的。因此上述方法治疗癔病见效快,简便易行,并且费用低廉,值得推广。


作者单位:756000 宁夏固原,固原市人民医院

作者: 刘冬梅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