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8年第6卷第6期

老年股骨骨折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关键词】股骨骨折。并发症。因老年人的骨质萎缩、疏松极易发生骨折,尤其是股骨骨折更常见。又因年老、体弱、多病、脏器功能减退等多方面原因,骨折后易发生并发症。...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股骨骨折;并发症;护理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不断增加,老年人的比例也相应增加。因老年人的骨质萎缩、疏松极易发生骨折,尤其是股骨骨折更常见。又因年老、体弱、多病、脏器功能减退等多方面原因,骨折后易发生并发症。现根据多年临床工作经验总结,针对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采取的护理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1  常见并发症

    1.1  血栓及栓塞性疾病  因股骨骨折患肢制动时间长,制动后下肢血流缓慢,以及创伤时血管不同程度受损,均会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旦血栓脱落将形成栓塞性疾病。

    1.2  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长期卧床,活动减少,患者呼吸深度不够,咳嗽无力及排痰不畅,极易引起坠积性肺炎,肺部感染。

    1.3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或尿路结石形成  老年人骨折后长期卧床,不习惯床上排便,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引起排尿不畅,及留置导尿管均易出现泌尿系感染。另外进食、饮水少,尿液浓缩易结晶,形成了尿路结石。

    1.4  褥疮  由于长期仰卧,骶尾部、足跟等部位受压过久,血液循环不良,加上老年人多伴发全身性疾病、低钠低钾血症、低蛋白血症,且多有大小便失禁等、极易发生褥疮,而且不易愈合。

    1.5  电解质紊乱  骨折后因疼痛刺激而食欲减退,进食量少,机体处于负氮平衡状态,如得不到及时补充,患者很快出现电解质紊乱,同时伴有酸碱平衡失调。

    2  护理措施

    2.1  血栓及栓塞性疾病  密切观察患肢水肿、疼痛、远端血运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给予扩张血管、抗凝溶栓治疗,制动并抬高患肢离床面20~30 cm,绝对卧床休息两周,患肢忌做按摩、理疗、热敷,并严密观察患肢水肿消退情况、肢端血液循环、皮肤温度等。

    2.2  肺部感染  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发热、咳嗽、咳痰以及痰液性质、颜色、气味等。鼓励患者每日按时做深呼吸和自主咳嗽、咳痰,以增强肺部的膨胀能力和弹性,做好口腔护理,必要时雾化吸入,协助翻身、叩背以预防坠积性肺炎,合理有效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3  泌尿系感染或尿路结石形成  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尿量应保持在1500 ml以上,达到生理性冲洗。尽可能自行排尿,对留置尿管者每日用1/5000呋喃西林溶液冲洗3次,每周更换尿管、尿袋,避免刺激尿道,造成人为因素感染。

    2.4  褥疮  间歇性解除局部皮肤受压是预防褥疮的重要措施,而定时翻身是最简单而有效的手段。保持床铺干燥、无渣,对骨突出部位定时按摩,鼓励患者抬臀运动及臀下加垫等均能有效预防。另外保证患者获取足够的热量、蛋白质,提高血浆蛋白及胶体渗透压亦很重要。

    2.5  电解质紊乱  鼓励患者合理进食,定时抽血检查电解质,根据结果调整输液的速度和量,应用胰岛素的患者,要特别注意对血钾的监测,及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对低钠血症、低钾血症患者,经静脉补充和饮食调节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单位:山东荣成,荣成市埠柳中心卫生院

作者: 张亮静,张林涛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